![](https://img.haomeiwen.com/i9379248/c17aaf2c09318e8a.jpg)
参加教研回来,我一直想写一个反思,但是酝酿了一个下午,愣没有写出一个字。当然如果是为了存档的话我大可以不这样大费周章。从教这么多年,别的本事没有,漂亮话还是可以胡乱编一些的。可是我在想,反正要写,还不如写一点对自己教学成长有用的东西。出去就是为了学习,但是,辛辛苦苦地听了两节课,怎么会没有一点点感悟呢?就在刚才,就在我进门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什么。是的,之所以无话可说,就是因为这两节课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人无话可说的教学不就是这两节课最大的问题吗?我记得我们的某一位前辈曾说过:“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如果有的话,那是下一节。”而我听的这两节课,师生互动之频繁,学生回答之完美,都叫我们这些从基层来的教师为之汗颜。与之相比,我们学生的基础就太差了。教师的设计就不必说了,为什么不说,因为我也是老师,我上这样的课也会采用这两种之中其一,在方法上这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时间的安排就更不必说了,在日常教学中,因为某一个难点而延长教学时间,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单就师生互动而言,这场面真叫人叹为观止!是的,素质这样高的学生,几乎不需要老师再讲什么,一切的一切似乎靠孩子们自己都能搞定。听了两节课,没有一个问题难倒过我们的同学,也竟没有一位同学回答不够完整,这就不得不叫人咋舌了。唉,我能说什么呢?一名教师在这样的班级上课真是幸福。我从不怀疑学生素质的问题,我相信在这样的学校出现这样多的高素质学生也不是问题,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解决问题的办法,真的能在我们基层推广吗?如果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对我而言,这样的教研又有何意义?比如我带的学生,人数不多,学生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在回答问题方面,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者又比比皆是。显然,在实际教学中才用他们那样的教学方式是很不实用的。所以我在想,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采用什么办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呢?要知道,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需要老师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如果有机会能与授课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深得其精髓,才真的不枉此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9379248/8bba5f6202091fb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79248/77cb4e09d173dc4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