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些陌生的面庞时,我才22岁
大四上学期的实习季,暑假的一个学习培训班的决定,仿佛决定了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
那年我们三个人一起来到了ddn,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正式的实习工作。
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却有手足无措,所有的东西都仿佛很重要,跟学校的作业不一样。
是一种责任的负担,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甚至于傻乎乎的也相信了很多老板画的饼。
那时候经常各地出差,老李和阿辉跑的比较远,会去到外省。
我出去的地方都比较近,一般就在市区内,少部分在省内。
这一点要感谢余师兄的照顾,不得不说他在这方面是一个体谅同事的人。

写下这段文字的原因是 亮哥。
他马上要离开这里了。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亮哥,还是无意中听到曹老师打的线上面试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不卑不亢的说着自己的工作经验:工作十年,从事质检,涉略广泛,细心大胆 等等...
等见到了真人,说实话有一种亲切感。
刚到公司,就开始研究起了产品,遇到问题就拿着小本子记录,一丝不苟的对待着工作。

正如他自己说的,工作起来细致周到。
那两年跟他一起度过了一段很愉快的日子。
我俩像是后天的兄弟,他跟我说,他的弟弟跟我一个名字。
是的,跟我同姓,名同音。
仿佛这句话拉近了我们的关系,从同事变成了朋友
后来搬了办公室,我们自然的成了同一张桌子的战友。
平常我们工作中个忙个的,偶尔嘴上调侃着彼此。
他那时候刚带了二胎,一边工作,一边在手机上坐着团购兼职。
他说一个月可以多赚800多块钱。
以前还不太清楚,后来才知道,他十六岁就出来工作了,在广东漂泊了十年。
自己自考了大专,又自考了本科,知道前几天,他还在认真的学习关于工作专业方面的资料
准备再考个相关的有价值的证书。

我真的挺佩服他的。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席,最近在裁员。
周五一整天他都没到公司,今天周一早上他也迟迟未到
我预感到,可能到他了。
不过他说,还是争取到了三个月的赔偿,不至于之后两个月找工作很狼狈。
云淡风轻的说出这些,他就继续埋头工作起来
还是那样一丝不苟的认真,他说在一天岗就要做一天事。
不知道是说给我听的, 还是给自己听的
我分明的感觉到他工作的样子,还是跟五年前刚来时候一样,认认真真的看着产品的每个细节
可能不一样的是,以前是从完美中找些缺点,现在是从一地鸡毛中,找寻多一点美好。
再见了亮哥,他说我们分别就不吃伤心的饭了,大家江湖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