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讲过“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而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几乎可以凝炼成这两个条件:脑中有没有足够清晰,且准确,正确的概念,脑海中概念之间有没有清晰,准确,正确的联系。”实质上前者是概念,而后者即是逻辑。我们也常提到要了解事物的本质,知道其背后的逻辑,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那什么是事物的本质?什么又是背后的逻辑呢?
逻辑: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
概念作为逻辑中一个基本的知识其定义为
概念:反映某一事物,现象所包含的范围,同时也反映其本质或者特征的思维形式。
概念有两个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内涵是对事物本质或特征的反映,而外延是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及概念所反映的全部对象。
对于概念,我们经常容易犯的错就是偷换概念。比如:
人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而小明没有存在几百万年;所以小明不是人。
这话是明显有问题的,对不对?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你可能会觉得反正这话就是有毛病,但就是说不上来原因。其实这里就是上面偷换概念的例子。因为这三句话中存在两个“人”,第一个人指“人类,整体”,而结论中的“人”指的是“人体,单独的个体”,所以这里实际上是将“人”这一概念已经偷换,这两个“人”在外延上已不属于同一范围,所以这话就显得有点荒谬。
还有个笑话讲的是有个人去面馆点了碗牛肉面,结果碗里没有牛肉,于是就问老板,怎么牛肉面里没有牛肉呢?老板反问道,难道老婆饼里有老婆吗?这里其实就是混淆了“牛肉面中,牛肉”与“牛肉”(牛身上获得的肉,肉品)的概念,“老婆饼中,老婆”与“老婆”(夫妻关系,丈夫对妻子的称呼)的概念,而我们在谈某一概念的时候应该是尽量保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同,否则就会导致自己思维混乱的现象。有理也说不清。
那么清楚这些概念之后,逻辑应该怎样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呢?
对于学习,读一本书,或者说快速进入某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只需要抓住一些关键的概念,对这些概念进入深入的理解,然后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是逻辑,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再是一片散沙。那么效率自然就会高很多。
对于交流,我们常逻辑思维来制造幽默,就是经常故意使用偷换,混淆概念,而奇葩说的那些辩手,应该对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区分的特别清楚的人。而刻意混淆和偷换概念也是他们的辩论技巧,在高强度的辩论中,使对方越来越迷糊,对方一旦思维稍慢就被对方扼住喉咙,无言回击。这就是逻辑强的魅力,也是辩论的魅力。
对于生活,逻辑思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规律,做任何事都有条不稳,显得比较有章法,是在靠系统做事,而不是一些零敲碎打。总的来说,想系统学好逻辑学这门课还很难,但掌握必要的逻辑知识还是挺有用的,至少让你对世界看得更清楚一点,那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