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
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关键是学习,所以进行师德修养的第一要旨是学习。学习主要有理论学习与拜师学习。
1.理论学习
(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2018年,他又明确提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对“四个统一”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如在论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时,他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018年,他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其次,对“四有”好老师的论述。
2014年,他在北京师大考察时提岀了要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他说:“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好老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
深入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论述,有助于教师保持师德的先进性,从根本上提高师德觉悟。
(2)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南。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要求,明辨是非,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2008年修订)、《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等师德文件,从而夯实自己的师德理论素养。
2.拜师学习
拜师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虚心求教,善于向他人学习。
如听取他人传授经验、向他人请教、观察他人言行等。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互相学习,择善而从,能够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日积月累,既增进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二是积极进取,善于向榜样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教师,是执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模范代表,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树。”先进教师的优良品质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
(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师德修养过程中,学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师德认识。为了使这种认识进一步深化,转化为教师的师德行为,形成自己的良好品质,更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
实际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换言之,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绝不是“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更不是单纯背诵师德规范。教师一定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从书本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它才能逐渐变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实践一点,掌握一点;实践得越多,掌握得就越多;这种实践愈持久和深入,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越巩固。所以,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去“闭门修养”,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师道德品质的培养。正如俗话所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目的,唯有不断地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使道德修养真正落到实处,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三)严格自我解剖
严格自我解剖作为一种道德修养途径,是对古人道德修养“内省”方法的借鉴。
它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自责和及时的自纠。
严格自我解剖的主要方法就是内省。
所谓“内省”,是指以“格”为镜,对照检查、扪心自问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是否有违“格”行为或存在差距。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反求诸己”等,就属于内省的修身方式。内省需要经常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和行为规范来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经得起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
这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要进行“理论对照”,当前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议的论述和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为尺度来对照自己的认知,清洗自己的思想,自觉抵制消极思想的影响;
二是要进行“实践对照”,即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实践后果来对照,对的就坚持,错的就改正;
三是要进行“榜样对照”,即以先进人物和优秀教师的思想和言行进行对照,发现自己的差距,追求崇高的师德境界。
把严格自我解剖作为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对当今教师加强修养尤为重要。因为,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总是充满着新旧道德观的斗争,这种斗争又在同一个人的头脑中进行,教师要以“格”去抵制消极影响,去战胜自己头脑中旧道德的思想残余,都需要进行自我解剖、自我批评。
(四)自觉坚持慎独
“慎独”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决不因处事隐蔽而放纵,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谨言慎行,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是对教师自律意识的培养,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它主要是指教师依靠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是衡量一个教师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这种方法能避免教师出现双重人格、两面行为。
慎独对师德修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为教师所从事的劳动基本上是个体性劳动,缺乏监督性,如备课、批改作业与试卷等,做好做坏一般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中更应当把“慎独”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修养途径。
教师要做到慎独,就应正确对待“隐”与“微”。
正确对待“隐”,就是要在自己一人独处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不合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来。
正确对待“微”,就是要从一点一滴的微小事情做起,积小德为大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