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傻傻地分不清散文的新旧区别,但是我仍然不放弃对散文的热爱。最初,对于散文这类文体的认识,尽管很肤浅,近乎天真地认为创作散文的人至少在性格上是散漫的,不愿也不会板着脸与你说话,但随着年龄增长,越发认识散文只不过拥有着“散”的形式,其内在还是“集聚”,在内容上完全可以正经加严肃!

那一日,在书店躲雨,百无聊赖之余,发现《破冰:新散文三十年》。书名很别致,冰在我的意象中是寒冷而纯净的,破冰是打破冰的原来状态,使之温暖且混沌吗?至于三十年,对于人生而言,是一个并不算短的历史,正如一颗种子完全可以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成为参天大树。
细究,《破冰:新散文三十年》的编者是祝勇。祝勇的名字对于我而言,算不上如雷灌耳,但也是心有戚戚焉。无数次抚摩他笔下的 《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故宫的书法风流》 ,要将生命定格在这片红砖黄瓦的故宫。

如果此刻我没有邂逅《破冰:新散文三十年》,我会以为祝勇只会在故纸堆与古城墙中活络自己的筋骨,却不料他是新散文运动的倡导者。我迫不及待地阅读了《吴三桂的命运过山车》《家在云水间》,瞬间发现厚重的历史也能拥有轻灵的脚步。也许是之前的“戏说”作品读得太多,以为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料祝勇却告诉我历史固有其不易的逻辑,满纸写的都是人性,无论你是帝王还是草民。
《吴三桂的命运过山车》写出了一代枭雄的恩怨是非,他终生所做的莫过于FAN叛,对于前朝没有感情,对于后代没有牵挂,他骄傲地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却不知自己只不过是上苍的一粒微不足道的棋子,棋子固然有身份地位的差异,但命运并不因为外在的功名与利禄而有所改变。吴三桂总是在攻城,他其实知道总有一刻攻不下这座城池,但他仍然坚持攻打。从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他累了,不仅是因为积年征战所致,还有那人人不能挣脱的命运之索。

《家在云水间》写出了文人山水的壮美。云水的意义表明了文人与时代的疏远,与社会的隔离。与其说文人不乏懦弱,不如说文人的发奋离不开红颜的恩典。河东君尽管出身卑微,但却才艺超凡,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得到,可是生不逢时,再多的才华也只能化作乌影,更何况她是一个弱女子,她在爱情与政ZHI之间坐着翘翘板,却始终寻不到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