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见了Ming, 他带了一个大学时候要好的室友,另外一个姑娘临时有事没能出来,于是我们仨一块儿去吃了海底捞火锅。吃饭的间隙聊了天气、工作状态、喜欢吃的菜、上学时候有趣的事情。
Ming是个时刻神采飞扬的人,相处起来我感到很自在,晚餐结束后他送我回预定的住处。
房间是在airbnb上预定的民宿,ins的风格,装饰品很花心思,整体也比较满意。放好行李后随口聊起房间预定的流程,Ming敏感地捕捉到平台没有收取押金的信息,认为这是运营方的漏洞,人性是靠不住的,损坏东西的赔偿处理会很棘手。
Wait, “人性是靠不住的”……
我想我喜欢的表达是:
“处于…场景下的人会由于…而表现出…,这种情况下有…概率会发生…”
用“人性”这个词概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显得,嗯,太过简略。
Ming走后,我就陷入了一场头脑风暴。
我们通常所讨论的“人性”可能是被杜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天生有的,是后天在某种生存环境中暂时体现出来的“趋向性”。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之下,会得到不同的经验,而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所创造出来的其他工具,也辅助产生且群体性同化了这些“趋向性”。比如语言学家沃尔夫认为,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观念会嵌入我们心中,影响我们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语言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我们的所见所思由我们的语言体系所塑造。
意义受制于权力关系与斗争,生成于社会,而不是由个人创造,个体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栖居,产生相对应的意识形态话语与表意行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男女社会地位的演变。
对于个人的日常来说,开始认真地对话语体系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一旦开始定义一种集体“人性”,就有善恶相对,比如一旦标榜“伟大”,“平庸”和“低贱”就会立马出现。我更愿意采用一切只是“特性”这样的说法,如此便不再制造各种带有高下之分的障碍。
从根本上讲,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觉得愉快的那个“选择”,并且能够温和地描述这个“选择”对于自己的意味,而不是所谓的“评判”。
这当中,语言的训练和自我觉察能力(也可当做“冥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向内的部分。
向外则还需要接触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发生在自己存在空间中看似司空见惯的事物保持质问和审核的习惯,拆解并重构每个想法和系统,享受这个过程中感性触摸与理性精神交织震荡产生的颅内高潮。
嗯,“选择”是非常中和的词,“评判”则是优胜劣汰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