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说: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者、管理者、组织者,还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家校的沟通者,肩负着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但做为班主任经验不丰富的我来说,很多工作都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教育路上还有严重的不足。为了适应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得做好班主任必修课。
晨会时,班主任都站在队伍的后面。看到班主任L老师向我招手,我走过去。
他问我班有没有一个叫小雨的女孩,我肯定的答复。问过了孩子的性格成绩之后,说这孩子在跟他班的一男生谈恋爱。真是火眼金睛,我一点都没察觉出来。这与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比起来还是经历太嫩,过于笨拙,一点敏感性都没有。
很开朗的一个女孩,终究也还是没逃过青春期的萌动。
当然,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对于这样的事我一般是跟孩子聊聊天,让他们认识到孰轻孰重(很多时候可能是表面认识),一般不会上纲上线。但今天这件事我必须尽快与小雨谈谈,不能让L老师担心影响男孩学习成绩的现象发生。
中午从食堂回来的路上,我叫住了小雨。与她并肩向教室方向走去。我还没开口,她就意识到我有事找她。当我问她与那个男孩是否是小学同学时,她否认了,说是朋友。她跟我说了他们是怎么认识的,放假时也会一起玩玩。
我叮嘱她一定不能单独与男孩在一起,女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我问他交了这个朋友之后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是积极的多,还是消极的多。她承认确实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我告诉她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还是不提倡。因为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因为其它事情而影响主要任务的完成,势必会影响人生中的下一个阶段;真正的喜欢是可以等待的,况且同学之情与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同一回事。她点头。
从理论上让他们明白早恋的坏处是不难的,但在情感上要他们控制却又是很艰巨的。既不能强硬的阻止又不能放任着不管。只能好好交流后期留心观察。
午自习上课了,我们的谈话就此为止。
晚饭后,小雨来到我办公室,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给我,就转身出去了。我见办公室有其他老师,也就没喊她。打开纸,她在文字里比站在我面前要诚恳得多。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反省自己没有好好领会上次我的班会,没有听我的话。
我回复她:这事谈不上“错误”,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必须要学会正确处理,不能影响我们的学习,更不能伤害我们的身体,把这些美好的情感埋藏在自己心底,让它成为激发我们变得更好的动力。我相信你定能处理得云淡风轻。
晚自习前,我到教室把纸条递给了她,没人发现。
学习帮助这些孩子处理关系,是我的必修课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7994/da2253cc639eca7b.jpg)
午餐时间,大多数同学都在自己位置上认真吃饭,只有一个脑袋一会引颈长望,一会左顾右盼,在这些间隙中偶尔吃下饭。不用走到跟前,就知道是Y。
我走到桌子前面,没有说话。想让她看到我就会静下心来吃饭。可没过两分钟又看到她在找对面的同学说话,还高谈阔论的样子。
我走过去忍不住对她指责起来:
“你不好好吃饭,忙些什么呢?整个食堂里的事务你都要管吧?东张西望的。好好吃饭,不行吗?”
说完,看看她,虽然她不是一个腼腆的女孩,但还是明显发现她的脸色变了。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有些不合时宜,可我除了“威严”的站在那里,没有做什么。她吃了一会就出去了。
我站在食堂里望着她离开的背影,心里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不该那么对她说话,尤其是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不管她是如何外向甚至是有些调皮,但爱面子这一点不会有差别。
“沟通中老师用什么样的语气、方式和学生对话,直接影响师生沟通的效果。如果用指责、命令的口气,往往会激化师生矛盾;而用询问的语气,反而容易缓和现场气氛。”
反思刚才对Y的说话语气,连珠炮似的反问,基本上是对她的批评和指责。再用这样的语气把这句话对自己说一遍,确实不易于接受内心甚至还很气愤。
说话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与这些未成年人打交道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一句不当的话就有可能把年轻气盛的他们说得跳起来。
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把Y列为较调皮的行列,觉得她有些积习难改。每次逮到她总免不了要“教训”她一下,语气基本如出一辙。
“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用指责、命令和反问的语气和学生对话,往往不会和学生有深入的对话和沟通,反而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反抗、辩解和诘难。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因为教师的情绪化态度将问题发酵,甚至教师本人还成了问题学生的制造者。”
不禁汗涔涔,常常责怪这个孩子屡教不改,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方法。再继续这样下去,也许情况不是在我的“指责”下变得更好,而是更糟糕。
为什么总是喜欢用那么咄咄逼人的语气?陈述句不香吗?她没有好好吃饭,用陈述句子直接告诉孩子要认真吃饭,比用诘难的语气有效。陈述语气平和,孩子的关注点在内容上;指责的语气强烈,孩子的关注点在语气上。孰有效,一看就明白。
有效沟通,是我该努力的必修课程。
教育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