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关注“武汉花样年华”
2017关键词:假装我很红
文:花样年华
01
还有三天就元旦了,2017年真的进入倒计时了。
回想这一年,真的是少看繁花,少悲春伤秋,更少纠结,也不屑和人撕。费时,费劲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感觉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样珍贵。万籁俱寂,夜色撩人,那是属于一个心灵写手的时间。
键盘“啪嗒啪嗒”的敲击声,仿佛一支轻快的小调,真的不愿睡去。
科比说,“你见过凌晨四点的纽约街头是什么样子?”
我没有。
但我见过窗外深夜两点寂寥的星空,我也见过四点灰蒙蒙、惺忪睡意的武汉。
有人说过一个段子:这个冬天,我觉得床以外的地方都叫远方。
2017年一整年,我没有偷过懒,耍过滑。我与晨辉为伍,与暮星为伴。
自律让我清醒,自律让我愉快。
02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能思想的灵魂。
这句话,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正是因为我爱琢磨,才有一些想法,也正是因为满脑子念头,才诉诸笔端。
我很庆幸,找到一种与这世界链接的方式,写字,让我安定。
我视写字为春药,治愈我的自卑,丰饶我的人生。
没有成为一个日渐油腻的中年妇女,没有仅仅困守围城闹一地鸡零狗碎,没有丧失学习的能力,没有失去向上的勇气。
我,活得没有年龄感。
03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本职+爱好的模式,我玩转两个江湖。
说一说这一年,花样年华的小收获吧。
纸媒方面:
虽说2017年纸媒日薄西山,但我依然在萧条的杂志文有所斩获。
1、《伴侣》《湘江小子,站上哈佛演讲台》
2、《知音》《别等死!武汉大妈背氧气罐闯天涯》
3、《家庭》《我们的蜜蜂爱情》
4.《妇女》《拼接乡愁的碎片,她要做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5.《家庭百事通》《雨中游茂林》
6.《妇女》《你挥霍我小气,天生一对啊》
7.《黄河黄土黄种人》《广告女孩成长故事》
8.《现代家庭》《武汉武警画家夫妻:与你同台竞展,赠我一身骄傲》
9.《家庭》《空手道冠军和散打女友:“拳拳”真爱一地温柔》
10.《意林》《读书治愈了我的自卑症》
11《意林》《母女,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朋友圈》
12.知音《泪目,狼族最热血的忠诚!》
13.知音《“神仙姐姐”到“神经少奶”:残缺,也能如沐春风》
14.《现代家庭》《中戏才子与表演系佳人的“美女与野兽”组合:最好的爱是相互成全》
15.《家庭》《陆树铭归来:大义关公携一壶老酒叩拜九旬老母亲》
16《家庭》《他用18年打造一座深山里的作品》
17.《现代家庭》《报告丈母娘,我要给你女儿稳稳的幸福》
18《华西都市报》《现实版<平凡的世界>煤矿工人五年考上研究生》
19.《妇女》2018年第一期《多少婚姻,毁在一张得理不饶人的嘴上》
20.《知音》《从北京白领到云南山民》
21.《演讲与口才》《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最有出息》
22.《现代家庭》《诗人丈夫,把凡俗的日子过成诗》
附上部分纸媒发表文。
图:知音功勋作者银奖。
同时,积累下大量的资源和人脉。
拥有市面上包括知音、家庭、婚家、华西都市报等一线大刊在内的几十位编辑联系方式。
拥有杂志最新约稿函,能第一时间知道各大杂志最新的调整方向;
在一些杂志编辑老师的作者群,有第一手的用稿资讯和补稿消息;
至今电脑D盘里打包分类保存着大量整理好的各类杂志的经典样文。
至少认识和交往过几十位仍然在各类杂志纸媒活跃的作者。
04
在新媒体方面:
微信公众号:武汉花样年华(cyp159714344290),通过一年多自然运营,涨粉10000+。
爆出了多篇刷遍全网的好文:其中《董卿,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再般配的婚姻,也曾死去活来》、《读书治愈了我的自卑症》、《不要害怕认输,不要过早认怂》、《开车见人品》等都是朋友圈刷屏好文。
文章也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十点读书,视觉志、慈怀读书会等百万、千万级平台转载过。
11月底,自己平台曝出了一篇10万+的小豹纹一一《多少家长正在杀死负责任的老师!》。粉丝量才几千,并非热点,并是明星,但阅读量一路持续飙升暴涨。
阅读量:151280,点赞超过1000,打赏:87人,留言:96条,吸粉2000+。
自己平台出的10万+,应该算是所有自媒体人的夙愿吧,圆了一回梦。
回头再看这一切,终于相信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作家廖宇靖说,命运眷顾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
目前,新媒体这块运营良好。陆续被拉进人民日报、十点读书、凯叔讲故事、有书、拾遗等原创作者群,与很多大名鼎鼎的作者有了链接。
是压力,也是动力。
05
出版方面:
第一本书是和赵国燕王合作出版的理财类书籍《家庭资产增值手册》,京东当当上热卖;
第二本是区木兰研究会倾力支持出版纪实文集《花样年华》,精选我在三刊一报上发表过的纪实稿,已出版。
《花样年华》这本书,带给我很多从来不敢想的东西。
得到了教育总支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推荐。很多同行知道了我在写东西,而且举办的新书发布会规格也是盛况空前。
C位,在这之前我不敢去想。
我曾以为,这世界给我的位置,是后排,是角落,或是幕后。
而且,因为我的新书,我结识了很多素昧平生的读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港澳台,美国、英国、挪威、芬兰都有。
我们在一起,组建了一个温暖大家庭。写文、交流、说心里话、讲观点,酣畅淋漓,情同手足。
06
演讲与口才方面:
我心底暗暗羡慕吴奈老师那样的临场激情高手,或者像王恒绩老师那样行云流水的大家,或者李爱玲老师那些又貌美又强大的奇女子,或者又酷又帅的斜杠青年李尚龙。侃侃而谈,谈笑风生。
我的口头表达很弱。
所幸,今年有了三次口头表达的时刻。
第一次是在台湾,在两岸木兰文化交流会上,做了《不可远离,我与木兰今生有约》的演讲;
第二次是在北京,我被写手圈曹磊校长邀请,给写作班内部学员做了一个写作分享;
第三次是站在我的新书发布会的现场,做了作者发言和接受现场采访。
开始前的几分钟我好像要死过去!
嘴边的肌肉轻轻抽搐,心脏狂跳,脚发软,从胳膊到指尖都在微微颤抖,我以为我会很丢脸,会说不出话,会大脑一片空白…..
还好,一次比一次镇定自若,我不想到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这一生没有一件事值得吹牛B。
我要小心地迈出一小步,突破自己的界限,日积月累,我相信可以得到恐惧后面的宝藏。
07
读书和学习方面:
读书群打卡读书,又坚持了一年,群里的小伙伴,来了,又去了,加了,又减了,我还在。
其实很多次,因为工作、身体、心情、娱乐……好像很多理由都可以放弃坚持每日读书打卡,但傻逼似的坚持了,很满意自己没当逃兵。
这一年,和小伙伴抱团读书,给自己的帮助很大,陆陆续续读了几十本书,记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摘录、心得。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浅薄,越发现自己知道的仅仅一鳞半爪。
但胡适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每一天,每一个读书后的心情,都是欢喜愉悦的。
这一年,也继续在学习,经常继续听一些新课程,也购买过唯库的课程,新媒体的运营,以及一些大v的课程。
真正的安全感,不来源于学历,甚至不来源于薪资,而来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
08
眼界和认知方面:
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不再困于目之所及的小世界。我只从工作之后,交际圈就那么大,所见之人,所谈之事有限。
以前无非就是领导同事+学生成绩,而现在是广阔的文字江湖。
以前囿于一时一事,会联想会焦虑会患得患失;现在知道恰如其分的投入和喜欢,可能职业生涯更加良性发展。
以前是被动写字,因为职称、获奖、晋升等原因驱使;现在是主动输出,知道自己喜欢写什么, 擅长写什么,只为安抚自己心灵而写。
以前艳羡有背景有家世有学历的人,现在更欣赏草根大v、斜杠青年、跳脱舒适区的人。
09
本职工作方面:
教育第一线,语文老师+班主任+60个孩子的妈。
参加了区2017年作文教学竞赛,有幸得到全国小语名师张农老师的指点。
个人教育专题事迹《陈耀平:云端上的花样教师》入选《我的教育梦 我的中国梦》一书。
辅导学生简思彤获得2017年黄陂区读书征文竞赛优秀奖;
辅导学生彭语晨的小诗,登上了校刊《启航》杂志;
另有学生潘晴晴,肖诗悦,文晨锦,王祺,程凌风等作文发表在《中小学作文》平台上。
小成绩,也很惊喜。
010
2017年就要过去,这一年来,我总结两个关键词:卑微、自由。
依然是个小老师,但灵魂自由。
去年写过一篇总结《2016年关键词:人丑多读书》;
今年写了一篇总结《2017关键词:假装自己很红》;
花样年华的故事《爆独家,爆旧照,扒一扒你所不知道的花样年华》:一个沉默木讷的孩子,一个中等师范毕业生,一个辗转几所学校的小老师,一个起点滠水河的农村小丫头,终于逆袭成为励志姐、当红写手、校园作家。
我曾经在新书《花样年华》》的后记里写过: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生逢其时,只要你够努力,够执着,哪怕低到尘埃里都可以开出一朵花来!
我何其幸运,除本职外,还能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end-
作者:花样年华,资深教育人,混迹于新媒体的纪实作者,有故事@我,新书《花样年华》正在热卖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