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作生活节奏快速,
信息的发达,
通讯的便捷,
让我们处理事情起来更加快速,
也经常出现多任务同时处理模式,
脑子在各种事情里面千回百转。
另一方面,
快节奏也让我们气喘吁吁,
永远做不完的任务,
长江后浪推前浪般,
一波接一波的事情。
而现在的育儿也不同以往:
给点饭吃饱肚子就好。
现在穿暖吃饱是基础中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教育,
教育除了传统的语文朗读背诵,数学算数等等之外,
更注重的是对性格,习惯,情商等软实力的培养塑造。
可,我们现在真的挺忙的,
忙得没有太多时间真正地高质量地去陪娃。
面对不断内卷,卷得大浪滔天的的鸡娃,
而自己又被工作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真会觉得陷入在焦虑的黑暗海洋:无边无际看不到一丝丝光芒。
但,有句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
也许在我们平日的育娃中没有如流水般的时间来灌溉,
何不实行“滴灌”呢?|
何为“滴灌”呢?
就是利用零碎时间养育小孩,
上下学路上,吃晚饭时,睡觉前这些时间都是最好的“滴灌”时间。
当然,我们更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和一颗善于联系的心,
这样会更加事半功倍。
原本,今天未曾想着要写这一片文章,
也是刚刚一个小事情触发了,
就赶紧把灵感记录下来,
从而想到了“滴灌”。
今天下雪,学校停课,
孩子跟着来上班。
路上因手套丢失一只没有找到,心情有点不佳,
而我也担心上班迟到,催促了他几声。
他心情更加不佳。
地铁上,拿着我的手机,
竖起中指对着我拍照。
平日都不做这个动作的,
也是寒假回舅舅家玩,
跟跳脱的表哥学来的。
我也没有横加制止,
昨晚刚听了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
说到经典条件反应等行为心理学。
也许,此刻此种情况下,
就算我教育讲大道理也听不进去,
反倒会适得其反,强化了这一不良现象
如果我不理会,这个反应可能就会消失吧。
到了公司,打开电脑,
网页面新闻自动显示一条标题,
“西安一外教竖中指辱骂被解雇”。
突然灵光一现,
赶紧拉娃过来让他朗读这个标题。
朗读完这个标题,
我笑着说:“也许明天报纸上就会说‘湖南一小孩朝妈妈竖中指被拘留’”。
好家伙,
孩子赶紧抢我手机把里面的相片删除地干干净净。
诚惶诚恐地表示以后不做了。
相信历经此事,
有了新闻现身说法,
孩子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这就是“滴灌”,
没有刻意准备,不用讲大道理,
在生活中发现例子,
联系自身发生的事情,
借由大众之口来教育。
几分钟,不用把自己摆出来让孩子恨和恼怒,
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成了一次教育。
生活中有太多的哲理和学问,
加油,
孩子也是家长的老师,
育娃和被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