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之道》读后感

《学习之道》读后感

作者: 自我迭代的小喆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22:02 被阅读14次

围绕组块的构建开展学习

摆脱低水平勤奋的方法是借用大脑的特性进行学习。

大脑具有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当我们专心学习时,进入专注模式,而当我们休闲放松时进入发散模式。发散模式是默认模式。正因为大脑有这个特性,所以,当你学习时,先进入专注模式学习,而后当发散模式启动时,大脑后台会自动地悄悄消化学习的知识。

组块是我们理解事物的方式,任何的概念、内容、流程都可被组块化。组块是具有大小的。当你掌握了基础组块后,基础组块的串联会成为更大的组块。
每一个组块的构建都会经历一个流程,而这个流程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知道这个组块的含义和使用范围。仅仅掌握了组块含义是不够,能够掌握什么时候使用它才是关键。
掌握组块含义的基础是理解这个组块,理解的方法可以通过比喻、类别等,主要是为了嵌入已有的组块网络。
在理解组块之后,找到适用范围是关键。学习方式有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而适用范围是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交界点,了解适用范围,知道什么时候使用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这个组块。
有些组块可组合成神经模型,而神经模型则可适用于更普遍的领域,即普世规律。

具体的构建组块方法在第7章中呈现,同时作者在第18章基于大脑的偏好和习惯,给出了10个好的学习法则和10个坏的学习法则。

感受

组块是有维度的,从低纬度的组块慢慢掌握,组合成高纬度的组块。
记忆是有规律可寻的,借助记忆的特征进行学习,能够更高概率地掌握和运用。
作者最初是文科强理科弱,故将学习理科中的方法作为借鉴。那么理科强,文科弱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是因为记忆力弱么?

Changelog

2018年09月01日

相关文章

  • 2018-02-24

    学习之道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看了《学习之道》首先,必须要看完书里的关键。其次,学习的原则是要钻研微观的细节,锻炼自...

  • 《学习之道》读后感 2019-01-17

    近来,读完了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之道》。就着学习的角度,分享下两本书的读后感。 《学习之道》讲述的是作者从数学盲到...

  • D050-4组董瑄-《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学习之道》读后感(一):用渐进理论,先学会学习,再去学习 学习,这两个字,从我们出生到老去,伴随一生。要不然也不...

  • 《学习之道》读后感

    《学习之道》这本书讲述了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去学习,告诉了我们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技巧和原理,它告诉了我们哪些方法是效果...

  • 《学习之道》读后感

    说起这本书,就不得不说下这本书的作者,乔希维茨金,他少年时曾8次在全国象棋冠军赛中夺魁,13岁获得象棋大师头衔,在...

  • 学习之道读后感

    找到各种方式奖励自己学习和科学的好习惯会至关重要。 当我觉得很难开始去做一件事情时,我就先去跑跑步,或者做点别...

  • 《学习之道》——读后感

    《学习之道》这本书大概是3月中旬阅读的,中间短短续续的停顿了一些时间,直到5月份读完。连续阅读的时间大概话了一个月...

  • 《学习之道》读后感

    乔希·维茨金在自己31岁的时候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讲述自己在国际象棋和太极推手赢得世界冠军。个人很少听...

  • (学习之道) 读后感

    我看了《学习之道》之后,被作者的学习能力给震惊了。作者年纪轻轻,就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的冠军。我们...

  • 《学习之道》读后感

    一位理科学渣的逆袭 上图这位女士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学教授Babara Oakley,因为在工程教育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之道》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uc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