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公众号 绿丫头可爱多
十五六年前
我哥经常用一个栗色的破手机和他的初中同学互发短信,那个手机屏幕大概有一个矿泉水瓶盖子那么大吧。眼巴巴地望着人家,手机有这么好玩吗?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生在一个屋檐下的微信 和 QQ
信息领域从“通讯”到“通信”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生活在信息网络中,感受着互联网技术指数爆炸式的迭代增长。
在社交领域从字节到图片,从音频到视频,一项奢侈的沟通普及到全民参与。无疑,微信的意义— 降低了互联网行业的门槛。
微信之于QQ胜在简单,QQ之于微信强在包容。上一篇文章“如何看待上海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赌气跳桥身亡”,“知乎”上朋友两极分化,有说主观批判意识太强;还有说写得太到位了深有体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才会有不同的评判,“枪手”才会管中窥豹,只不过是讲出事实罢了!这篇文章就客观了,童叟无欺!
无论是QQ还是微信同属于社交巨头腾讯公司,微信诞生前夕QQ是一款国民级的应用,腾讯的伟大在于微信自上而下的改革,
如果不是张小龙(微信创作团队领导者)的执着,可能中国现在使用的一款现象级社交软件是“飞信”(当时大有取代QQ之嫌,后来被微信干死)
腾讯当年的电脑QQ和手机QQ不是一个团队,手Q在无线,QQ在即通。无线(腾讯的一个研发部门)当年错误地把重点方向定在了山寨机方向(不是安卓,是MTK机器那个方向)。
安卓系统图标: 小机器人,国产手机现在都是安卓系统
当然那时候安卓(系统)还不成熟,豪门级应用屈指可数,手机QQ才是那个年代无论什么手机都愿意预装的产品。
听听久违的铃声:
QQ声音来自绿丫头可爱多00:0000:00
从我大学开始最频繁地使用QQ到现在,我都觉得手Q不是一个纯粹的通信产品,而是一个portal (门户网站),它是新闻,游戏,APP市场 ……各种东西都塞了进来。
到了2010年,安卓系统开始统一市场,山寨机走向没落……
当时米聊、飞信等,都在社交领域各占鳌头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 横空出世,攻城略地。其实还是一个普通产品,必须承认,微信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在于QQ的导流(特别是后台数据),比如登录入口,关系链等。
只到有一天:
语音聊天(对讲机),微信2.0 出现了,微信一下就成了不同的产品。大家交流的方式不再是短信,不需要键盘输入。这就是那个爆发点,从此它与众不同,把竞争对手甩开了三五条街。
去年有一部电视剧叫《创业时代》,令极客们热血沸腾的就是这项“语音传输”技术
QQ 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大家都喜欢这么说:“QQ 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那我想问了,大人和小孩的分界点在哪?我现在既用微信又用QQ,那我到底是大人还是小孩?
哪有什么“鄙视链”?只不过是微信满足了更多职场人的社交需求,QQ更符合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的调性。
人人网 2000 万美元把自己卖了,一个好端端的网站变成了美女直播大剧场,感慨呀,感慨,不过相比起人人网, QQ 承载了更多 80 后和 90 后的青春。
在那个为「挂 Q」而兴奋的年代,最值得炫耀的除了有几个太阳,就是各种钻石
图片来源网络:因为作者至今没开过任何钻所以不太了解
翻开久违的 QQ 空间,是扑面而来的非主流气息,配上一句火星文,☆吥是挖吥ㄖ月苩,抧是挖太秇嗻っ☆,这就是 90 后的黑话,从2009一直伤心到2012呀……
当年我第一个QQ号就是在网吧注册的,六年级?初一?忘了,反正是为了玩“地下城与勇士”这个游戏,
和我一个同学花了4块钱开了两个小时机子,不知道怎么进入游戏,隔壁一哥们儿嘟囔了一句,得申请QQ号才能登陆,
2小时快到了,好紧张,怎么办
然后
然后
我俩去问网管:“你好,怎么申请QQ号啊”?
网管被问的一脸懵逼(哈哈),后来怎么搞的忘了,反正我记得从那以后我俩就染上网瘾,不能自拔,与《地下城与勇士》同吃同住,持续了1年的“跳楼生涯”(暂不赘述,有机会再写)
QQ 这个 PC(电脑端)时代的遗老,虽然沉淀了一代人的青春,但却没有变成像人人网一样沦为互联网活化石。
根据腾讯2018年财报,QQ 月活用户仍超过 7 亿。其中 95 后、00 后已经成为 QQ 的主力用户,而且保持两位数增长。
显然,QQ属于年轻人的一代
不是没人用QQ了,而是你长大了,不懈使用QQ了,此时QQ却成为95后、00后们的乐园(同时也说明你老了)
都说微信老气,中年人才用,95 后、00 后都用 QQ。实际上QQ 一开始就是靠年轻人才发展起来的,只不过后来 QQ 打败了 MSN 等竞争对手,吸纳了对手的用户,才变成全年龄段的社交产品。
微信的兴起让 QQ 重新变回了那个追求个性的少年时代。
如果你认为QQ太过臃肿,不妨听听00后的想法,他们反而会觉得微信如此单调,太没意思了,只有和妈妈要生活费才会使用微信「调皮」。
除了过去的 QQ 秀和各种钻石,QQ 2014 年提出「年轻化战略」以来,新增更多个性的功能和设计来满足这些年轻用户。
从95、 00后青睐的QQ 秀、厘米秀,到80、90后热衷的偷菜,似乎没有太大差别。
最大的变化或许就是 80 后 90 后玩不动了也没时间玩了,而没有工作压力、时间充裕的的学生党依旧在 QQ 里闹腾。
就像我的一位 00后小弟说的:
“QQ 方便和我同学聊天,微信是转账用的”。
写在最后:腾讯最“年轻”的“老人”
作为腾讯历史最悠久的一款产品,从PC 到移动端,QQ 从没有放弃过创新,即便在微信发展起来后,也没有沦为弃子。
我还记得好像是去年年初,马化腾说:“看好视频方向,可以搞一下”,然后我们看到了“腾讯微视”,但是面对抖音这样蚕食年轻用户时长和抢夺流量的后起之秀,如今看上去最能一战的似乎就是 QQ 了。
还记得那个故事吗? QQ创立之初,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为了让用户使用QQ,假扮女生同时和十几个男人聊天,如今已是2019年……
只是谁会想到,腾讯今年 21岁了,最「年轻」的依然是这款最「老」的产品。
文章首发公众号:绿丫头可爱多
关注公众号回复:PPT 领取330 份PPT模板
回复:简历 99份简历模板
作者:进山 不爱说话爱写字的社会评论家,版权归原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