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个案录心理
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作者: 林红非常道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21:50 被阅读148次

    2017年12月9日

    下午的学生课,都是六年级和初一的孩子,人不多,也就五个,毕竟理念有些超前,形式有些偏冷。

    三合一教育法,这些孩子已经尝试了十堂课。今天我又出奇招。

    要求:

    在一张纸上,画下生活和学习当中最痛苦的事,文字图画均可。

    闭上眼,让感觉来告诉,痛苦应在画纸哪个部位,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接着在这张纸上继续绘画,直至呈现出快乐场景。

    规则:

    不能遮盖最先画下的痛苦,也不能分离它,必须要融入其间。

    我们把这种绘画称为游戏,目的是练三心三脑合一。按要求有规则,那是头脑的思考觉去担当;完成一幅画,主要靠胸部的情绪觉去带动;当然,绘画离不开手这一身体感觉的顺畅配合。

    我让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感觉内心纠结及时说出来,我来加以调整。

    没想到整个过程很顺畅,没有一个人需要在情绪上让我去帮助。

    下面就是他们创作的画。

    这是六年级女生小葛的,取名为飞。

    她说,那个黑黑的书本,画着画着就成了整幅画的核心。

    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我说,你的潜意识真聪明啊,它给了你心灵的答案啦!

    你是学生,你的生活核心不就是学习吗?你要飞翔让整个人生飞翔,你必须得带上这个核心一起飞,是吧?

    她笑了,甜甜地轻松地……

    这是初一男生汤米的画“清晨“,右上角是他的烦恼:“我讨厌起床“,下面是一张床,他在睡觉。

    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开始,右上角那个白白的一小块儿,他还是觉得不那么和谐。可我们的规则必须让痛苦融入整幅图画呀!于是他再次面对画面调整,最后他说,感觉那片白的,就是天要亮了呀。

    这不是哄哄老师的,他们的内心变化明明白白映入我眼帘——这点洞穿的功底,他们对我都非常清晰。

    我说好奇怪哟,画还是那个画,人还是那个人,但是感觉却变了。看来感觉是可以调整的,情绪也是可以调整的。

    下面是初一男生小崔的图画“快乐幽灵“。

    他先画中间那个黑黑的,一把刷子蘸着颜料涂啊涂,非常用心。我知道那是他心里的压抑,厚厚的一层又一层。慢慢地,画面上多了轻盈快乐的色彩和物件。最后他报出名字,我知道了,那份厚重的压抑己褪去了很多。

    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这是初二女生雪的作品“色彩“。

    右下角是她画的痛苦,但是她说现在已经不怎么感觉痛苦。记得暑假的时候,她说到学习痛哭不已。她很努力,但是觉得那是被逼的。被谁逼?父母都没逼她,是她自己,是被环境逼的。这样的刻苦又是这样的痛苦,所以经常会在考试之前,非常地紧张。

    快一个学期的学习,三合一的感受,她变成熟了,更能够包容自己了。学习依然努力,但多了许多淡定和快乐。

    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从画面可见,那种融入方式,就是把学习变为生活的一部分,把痛苦变为快乐的一部分。这些我们以前都进行过各种方式的导入和讨论。今天再以这种有趣的特殊的绘画形式呈现。

    下面是初二男生宇的作品“改变“。

    他先画的中间这部分黑黑的和红红的叉叉。那么多叉叉,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去融合痛苦与快乐。

    他说,现在再看着中间那个黑黑的,感觉它已经开始在改变了。看着改变中的人,当然不再痛苦。

    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宇是插班进来的,才上到第三次课。但是他的内心接纳度广,心气平和,所以跟上来很快。

    爸爸觉得他学习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总是改不了,说也不听。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感觉型的孩子,他若是注意力特别集中,在我们课上训练的时候,后脑勺会痛。这种孩子往往是从小过多动用了感觉思考,而理性思考占的比例太少。导致到了初中,需要大量理性思考的题目扑面而来时,乱了阵脚。

    大脑思维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也非一夕一朝能改变。它不仅需要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习惯形成,还需要身体各方面的支持。

    从中医角度来讲,精气神是由五脏六腑决定的。所谓的精气神不足,其实就是身体难以支持理性思维所需要的能量。

    小宇虽然来得晚,但是已经开始在改变了。

    这是宇在上节课画的图画。

    一个精灵在修理乱糟糟的地球,上面那些绿绿的颜色,是已经修理好的。

    犹如当时的他,全新接受了我们课上的信息,和原来的观念有了冲撞,于是就有了混乱,但是已开始慢慢地在吸收了。

    整理和改变,上一周和这一周,两副图见证了小宇的心灵蜕变。

    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这样的课,若没有师生之间绝对的信任,若没有学生能够感觉到心灵打开后安全的氛围,就很难达到三合一的目的。

    所以作为引领者的老师,必须要有很深厚的心理洞察能力,要有能贴着孩子心灵说话的能力。更需要随时调整形式和内容,去迎合孩子们心灵蜕变过程。重了则过,导致心灵之门关闭;轻了则丧失引领,错过让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甬城之星:有收获是美好的,在收获的背后付出多少苦,自己最清楚。

      本文标题:将快乐和痛苦融于一幅画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wp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