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9 18:17:04)
前言:十来年前文章,现在看来依然挺有感觉,翻录于此。
四岁小人为何突然抑郁—感情型孩子案例
去一朋友开的幼儿培训机构看看,刚坐下,对方就向我咨询丹丹的事。四岁半的丹丹,原本非常活泼,可过了寒假就像换了个人,经常独自闷闷不乐呆坐。
闷闷不乐当然是抑郁,是心理问题的表征。可过年前后,她家并没发生什么事。
不知为何,我感觉孤单独坐的身影是在寻找爱,用她特定的方式
通过询问,我了解到,丹丹的妈妈属于大大咧咧的性格,一般不跟孩子说亲昵的话做亲昵的动作。母女两一起走,往往是妈妈在前,女儿在后。
当然,丹丹妈妈并不是不爱孩子,就那么一个,疼还来不及,只是中国人传统的养育观念,不是很重视肌肤的接触和声音动作对爱的传递。
正聊着,丹丹就来了。原来她不肯去幼儿园,说老师嫌她不会穿衣服。我感觉这可能是负面情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于是就建议让孩子随心地玩玩,放松一下。
不一会,丹丹拿着画出来了。色彩鲜艳,线条很放得开。她的画给我感觉,孩子本质上还是开朗的,只是突发的原因致使灰色暂时占了主导地位。若能找到主要原因,应该可很快回复她明艳的性格,犹如画中的色彩。
这么小的孩子突然抑郁,若无外界刺激,一般都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虽缺乏理论依据,但却是我多年调整孩子心理的经验给我的直觉。
朋友回忆说,过年丹丹去奶奶家时,妈妈说好要中途去看她一次,结果没去。
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这孩子性格细腻,你看她说话时讨巧的样?”老师听了我这评价不甚认同,但下午和丹丹妈妈的会面,证实了我这一推测。只有精于察言观色、揣摩别人心理的人,才会对丹丹妈妈一些不经意的行为想得太多。
女儿极想得到妈妈亲昵的呵护,因为在她的认知里,亲昵的言行才代表着真切的爱。粗线条的妈妈却忽略了这一点,妈妈觉得只要自己内心关心孩子,处处替孩子着想就是最真切的爱。
母女俩对“爱”的理解发生了分歧,妈妈毫无察觉,年幼的丹丹却早已用自己幼稚的心在努力探索、证明着妈妈对她爱的程度。寒假时妈妈的食言,一下子触动了平时盘存的心结,于是就在自己小脑瓜中得出结论:妈妈不喜欢我。
一个最亲的亲人不喜欢自己,这打击非同小可。于是,丹丹失落了,抑郁了,寡言了……
寒假妈妈的食言在丹丹心里造成的情感纠缠,像极了恋人关系。心里想着你何时会来,到时却没见对方身影。说不好启齿,不说又难以释怀。这失落、难受、煎熬,伴随着以往的种种猜疑在心中上下翻腾。一方面时刻等待着对方的自我醒悟,另一方面在自己心里闹着别扭。如此这般,精神自然就抑郁了。
我对自己的推理感到吃惊——孩子才四岁半!但直觉告诉我,这个结论应该没错。
我叫来丹丹,俯下身子对她说:“你特别想让妈妈喜欢你,是吗?”
她明亮的眼睛看着我,点点头。
“其实,每个妈妈都是最爱孩子的。”我不挑明她心中认为妈妈不爱她,是避免对她的过分刺激。我接着说:“你看到过怀孩子的妈妈吗?她们好辛苦呦,挺着个大肚子,干什么事情都很累的……”我夸张地做着手势,用孩子的语气跟她讲述着。
丹丹认真地听着。
“丹丹呀,其实你可以跟妈妈去说,妈妈,我想让你爱我。”我看着她的眼睛,顿了顿问,“你敢说吗?”
“敢。”丹丹点了点头轻声回答。
我无法判断丹丹是否真的敢去问妈妈,这对四岁半的孩子来讲难了点,我只知道这样说她会心里明白点,舒坦点。
下午,约了丹丹的妈妈谈话。听了我的分析,妈妈掉泪了。我理解她的心情,自认为把最深的爱给了孩子,突然间却被告知孩子认为妈妈不爱她,而且为此精神抑郁。这确实让人很难接受。
我说,你女儿的想法远远超过了同龄人。一般来说,这不是养育的原因,很有可能是遗传基因。我怕母亲过于自责,宽慰她,当然也是基于事实。
“是的,她爸爸心就非常细,想得很多”丹丹妈妈证实。
引导父母寻找遗传基因,主要是想解开自责的心结。从理论上讲,孩子的问题都跟家长养育有关;但从实际上来看,孩子的性格和遗传的紧密关系远高过养育对孩子的改变。
有个正准备养第三胎的妈妈跟我讲过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当发现孩子身上先天带来的东西远远超过后天给予的时候,也就不再着急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从小很喜欢挑衅的孩子,即使每天对他叨叨对小朋友要团结友爱,可还是会经常不断地惹是生非。而天生喜欢“和为贵”的孩子,你怎么教他反抗,家长也总能发现被打不还手的现象。不否认教育能改变孩子的性格,但那是长期的、缓慢的、费劲的;遗传基因却能让人轻松拥有一般人难以超越的品质,好的和不好的。就像爱因斯坦大脑,虽检测不出结构上的特殊,但产生的奇思妙想远非一般人通过勤学苦练就能与此媲美。
第二天,朋友告诉我,丹丹这孩子还真神了,那天妈妈一回家,她第一句话就问:“妈妈,你喜欢我吗?”
“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把这句话憋了一天!”对方感慨极了。
几天后,我又去那家培训机构。丹丹也在。她跑过来开心地叫我,记忆力可真好,见过一面,时隔快一个多月,还记得我的姓。
“好了,现在丹丹又跟以前一样了!”老师高兴地说。
替丹丹高兴,同时也感慨于这几个年轻的老师。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年代,她们辛苦投入但尚无多少经济效益,而关爱孩子、关注孩子快乐和心理健康却能始终放在她们教育的首位,难能可贵呀!
“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我最信奉的一句话,当然也有点自嘲。邓小平的话,让我用到了教育上还真有点怪,可万事理论先行,我的工作也需要理论支持,否则怎能自圆其说?
对错当然还得检验,真理的标准还是有的,对头的就能解决问题,而且效率高;反之,不仅效率低,有时还于事无补、隔靴搔痒。
很多人看我对孩子的心理脉搏搭得这么准,以为我肯定有心理学派斯。可我坦率地告诉他们,我从没修过心理学这门课。
当然,这么多年来,购买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我可没间断过。一方面是自己喜欢,另一方面毕竟教育就是要揣摩人的心理——工作需要。但我一般不会认真地去啃一本书,而是很率性地看。有些书看了没感觉,就扔在一旁,也许以后还会去找它,也许因为它的枯燥无味一辈子不再理它;有的书让我豁然开朗,于是就手不释卷,一气读完,甚至反复阅读;有的书开始看了不太明白,过阵子突然醒悟后再捧起细细研读……带着问题学,急用先学,学了就用,这就是我多年自学心理学的路径。
我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学习,我更喜欢自由自在地用学到的知识为更多的孩子拂去心中尘埃,展露他们纯真笑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