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上偶然看到有篇文章推荐这部电影,因为是催泪亲情片,也因为好久没看电影的缘故,于是决定晚上抽出时间好好感受一下。大概好久没流泪的人总是期待一个流泪的借口,平常太坚强的人,因为看电影流泪也许就不会显得很没出息。
收拾好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在简书写了一篇日记,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已经太晚,想着乖乖睡觉的,可是这部电影一直在心头挥之不去,好奇心驱使,就打开了,谁知情节那么舒缓的一部电影,竟有让人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的魔力。看完整部影片,接近凌晨一点,脸上的泪痕,干干涩涩的,眼泪流出来,心里舒畅了,果然睡得比较安稳。
从小在农村长大,虽是不同国家,但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却是大同小异:崎岖的乡村土路,颠簸的公共汽车,嘈杂的菜市场,还有朴素憨厚的农民。城市中长大的小男孩注定与农村的一切格格不入,刚下车看到农村破败荒凉的景象,他挣脱着不愿跟着妈妈继续往前走;随后见到佝偻着上身又脏兮兮的外婆,他嫌弃着不肯开口讲话;第一顿饭,他只吃自己带来的罐头,把外婆放进碗里的菜全部夹出来;他边喝饮料边玩游戏,对身边的外婆视若无人,甚至多数时候故意与外婆赌气。当心爱的游戏机没电的时候,他对着外婆发脾气,踢碎外婆的陶瓷夜壶,乱翻外婆的箱子,甚至偷走外婆的簪子。然而,这一切,外婆全都默默地承受着,除了不停地道歉就是不停地想方设法满足小外孙的需求。外孙要吃肯德基,她拿着家里的东西去集市换回一只鸡,路上还淋了一场大雨;外孙看中一双鞋,她把所有的钱拿出来买鞋,自己却蹒跚着脚步从集市走回家;外孙的游戏机坏了,她把钱悄悄地与游戏机包在一起塞给他。很多时候小男孩不领情,但慢慢地,外婆不动声色的疼爱一点一点融化了小男孩的心。开始时不情愿地帮外婆穿针引线,最终离开时主动帮外婆做好这些事,开始时反感外婆的触碰,受伤时外婆的抚摸带来很大的安慰。电影中很多类似的前后对比,正是这些对比让观众体会到小男孩与外婆之间的感情变化,也正是这些对比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整部影片情节很简单,人物不多,对话也极少,故事随着一个个舒缓的镜头慢慢展开,但影片中感情的张力却充斥在外婆的一举一动与小男孩的情绪变化中,影片开始,观众忍不住为外婆的孤苦伶仃感到心酸,影片中间,观众被外婆的默默付出打动,影片结束,观众又为外婆与小男孩之间的依依不舍落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外婆或者类似外婆的亲人,每个人都可以从影片中找到共鸣,哪怕剧情略微夸张,我们依然买单。
现在,暂且放下影片中外婆与小男孩的感情主线,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孤寡老人与一个留守儿童相依为命。破败的小屋、简陋的家具、孤独的老人,反复修补的一双鞋与破旧的几身衣服,老人一个人种地一个人赶集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偶尔会有邻居送来接济的食物,偶尔也去探望一下卧病在床的老朋友。女儿很久来一次又匆匆忙忙离去,留下了几件内衣、一盒营养品和一个孩子。 本以为小男孩的到来可以给老人带来安慰,但贫寒的老人不得不多承担一个人的吃穿用度。老人的处境很可怜,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估计又能对女儿表示理解,一个单亲妈妈在大城市打拼,工作又不稳定,想来生活也不容易,如何又谈得上再照顾一个耄耋老人呢?小男孩被托给外婆照顾,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一时之间适应不来小山村的生活,与村里其他孩子的交流也不顺畅,想必也是孤独落寞的吧,幸运的是,最终小男孩回到了他熟悉的大城市,然而,老人又是一个人了。影片结尾,小男孩对老人说,生病了就寄一封空信给他。影片中间,也有老人淋雨后生病的情节,试想,寡居的老人,与邻居距离也不近,一旦生病了,无人照顾,甚至可能无人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然而,无论是影片拍摄时间还是现在,14年已经过去,在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依然很多,这是社会现状,更是社会问题,如果不重视不采取特殊措施,就算再过14年,恐怕这个问题依然会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