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的爸爸收到新疆朋友寄来的特产,打开一看,有不少新疆肉厚皮薄的大红枣和青绿饱满的葡萄干。
我看了看,就把它们放在阳台了,一点想吃的欲望都没有。不禁想起童年的时候,如果碰到这样的甜的食品,早就扑上去了。
孩子们没有不喜欢甜的吃食。可是作为70后,童年时,连一颗水果糖也不容易吃到,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上糖,那时的牛奶糖牛奶的成分几乎没有,但却非常甜。过年的时候,我不停的往嘴里塞糖块,让那甜滋滋的味道在口腔里缠绵。过了年,糖吃完了。再要痛痛快快的吃糖只有等待来年了。
所以,每当快过年时,我们都翘首企盼,妈妈早日把糖买回家。每次母亲把一袋子包着五颜六色糖纸的奶糖买回家时,都会分给我们姐妹每人几块,接着就会说:“不能再吃了,否则过年就没有了。”接着这一大袋花花绿绿,给予我们无限甜蜜的糖果仿佛不翼而飞一样,被母亲藏到家里某个角落。从此后,每当放学回家,我就想起那袋糖,趁母亲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妹妹翻箱倒柜,登梯爬高,开始找寻那袋糖,可是我们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那袋糖就好像蒸发了一样,再也找寻不到它的踪影。我们不停缠着问母亲糖在哪里,要吃糖,母亲坚决的说:“等过年再吃吧。”
这样的寻找游戏每年都要上演一遍 ,直到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母亲还要藏糖果,我都笑了:“妈,现在还缺糖吗,何况我们都长大了。”
这样的经历,我的孩子们永远不会有,他们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那些当年我们眼里高不可攀的巧克力,各色奶糖,琳琅满目,连糖纸都设计的别致新颖,闪闪亮亮,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她们垂手可得,只当做寻常。她们当然不会体会当年我们能够吃到一粒糖的幸福感和兴奋感,也许正如某本书所说:“幸福来自稀缺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