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港星刘德华是个十足的“女儿奴”,再忙、再累,也要尽量抽空陪伴成长中的女儿。当然,他的女儿也十分优秀,当旁人夸奖女儿的音乐才华可与父亲相提并论时,刘德华笑言:我是音乐人,女儿是音乐家。
看此报道,闻此言语,突然醒悟:原来“音乐人”与“音乐家”,是有差别的!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之前曾关注到我看过的两部经典影片,《海上钢琴师》和《钢琴家》,心想,要是不加“海上”两字,看你俩怎么把名字区分开来。
现在,似乎明白了两个名字其实还真是有差异的。虽然都是以钢琴师的故事为主线,但是,从上述思路来看,《钢琴家》之所以叫“钢琴家”,果然是实至名归的,因为,主角凭借一己之力,以出色的钢琴演奏水准,哦不,是依托钢琴这个载体演绎出来的音乐艺术,竟然从最内在的心灵角度、最坚不可摧的种族观念里,瓦解了对手,摧垮了最惨烈的生死界限,从而在法西斯军官的鼻息之下,无比万幸地捡回了一条性命。
而《海上钢琴师》里的琴师,只是在一群没有敌意、没有对抗的人堆里展示他出色的技艺罢了,令人惊叹又怎么样?叹为观止又如何?那只是“炫技”,不是真正的“征服”,不是内在的“功力”,而且是要能征服死神、征服魔鬼的内力!
果然有点深昧了这个不一般的“家”字!
能够成为“家”,必然不是只指单一的专业水准。有些人但凡有点小专技,亦或雕虫小技,便自以为是地自称专家,或者是津津乐道于世俗之人给他的封冠加冕!无怪乎此类人被世人讥为“砖家”,搬砖的专家!够讽刺。
要成为“家”,做好还是多一点庞杂的涉猎。“大家风范”一般是指一个人大度、胸怀;“大家”这个词有群体聚合之意,也有广博宏大之意;社会单位中的“家”,一般而言,含两个人及以上,似乎才有“合格”之义!一个人的“家”,总感觉带着凄凉情味。显然,所谓“家”,起码要有“不孤”之义。那些做学问、做技术的领域里,要成为家,自然是通才胜于专才!只专不广,总感觉含金量不够。
专业技术之外,还得涉猎广博,还得娴熟纵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信手拈来,是不是才合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