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一学生的作文,最让我头疼的不是雷同的选材,也不是详略部分的结构,而是混乱的思维。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大的方面就是文章思路不清晰,不知道到底要写什么——这其实还是少数;小的方面就是语句不通,文章里的每个句子都是散乱的,你知道他想说什么,他也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但是每个句子都是独立的,哪一句都不和另一句配合,读起来怎么都不顺,自然也很难赏心悦目了。
上一次讲评作文的时候,我主要是让孩子们针对详略不当的问题做了修改,改得还是挺有成效的。至少还舍得大刀阔斧地把没用的内容删去,再添加上一些能体现主旨的具体细节,这就达到要求了。这一次,我想让他们修改文章的语句。怎么改呢,就用小闫同学的文章做例子吧。
小闫是一个认认真真的女孩子,你从她工整的字迹上就能看出,她是认认真真地在写作。说实话,写亲情的文章,孩子们能写出什么新意来呢,无非是爸爸的关心妈妈的爱,而小闫的选材和立意却别出心裁。只是,很多句子不通顺,成了不能忽视的瑕疵。这节作文课,就以此为例,来给孩子们做一个示范吧。
我在她的作文原稿上批注了四个问题:开篇点题了吗?语言怎样才能更连贯?怎样让心理活动更逼真?怎样体现出亲情?然后根据这几个问题做了修改。
亲情的表现各不相同:或温馨和睦,或磕磕绊绊,或内敛深沉,或自然随和……但是,每一份亲情都会给生活带来别样的精彩。
思绪飘飞到了儿时的那个夏日的傍晚,爷爷慈祥的笑脸又出现在我眼前。那一天,我在学校扭了脚,走路时脚有点疼,可是爷爷来接我时,看着我夸张的一瘸一拐的动作,却似乎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他背着双手哼着小曲儿,在前面悠闲地散步;我唉声叹气满腹委屈,慢腾腾地跟在后面。树上的蝉鸣声在我听来是那样刺耳,它们仿佛也在嘲笑我:“这是你的亲爷爷吗?”我的脚仿佛更疼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而我的心比天色更暗淡。
突然,爷爷在一个拐角处停了下来。他转头看着我,笑道:“脚还疼吗?”我低声地说:“疼。”其实,走了一段路以后,我的脚早已不疼了,可是我的心还疼呢!
拐角那里有一棵树,爷爷伸手指着树上的某处给我看。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一只蝉正蜷缩着一条腿颤抖地向上爬。我不禁更加伤感了,心想:“好可怜的蝉啊,真是和我同病相怜,它是动物版的我吧。”看着这只受伤的蝉,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簌簌地落了下来。
爷爷亲切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说蝉的生命有什么乐趣呢?经过漫长的蛰伏才能见到阳光,秋天一到生命就结束了,可是它们依然在鸣叫着享受夏天的美好。就是这只受伤的蝉,也还在坚持着想爬上枝头一展歌喉,绽放生命的精彩……”
爷爷的话让我的心里一下子亮堂了,我抬头看着他满是皱纹的脸,那一道道皱纹里仿佛藏着无尽的人生智慧。爷爷哪里是不心疼我呢,他只是不想让我太娇气,不想让我因为一点点伤痛、困难就忽视了生活的精彩。我笑了。
就这样,我们祖孙俩依偎着,走在了夏日的暮色中。蝉鸣声是那样的悦耳,月光是那样的温暖,爷爷讲的故事是那么有趣,他的声音是那么亲切。爷爷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精彩,而我也理解了爷爷的爱。
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亲情吧,它会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