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19年是开始兴起知识付费的风口,我在意识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时,于是19年线上付费参加了一个14天的写作训练营,也是在这个训练营首次接触了简书平台,现在这个课程还能复学,但当时因为工作性质,毕竟不是专业去写材料,没有每日更文的意识,所以简书app下载后,一直躺在手机里休眠,直到今年7月才醒来;
记得我最开始写作的时候,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唯一目的是把事情描述清楚,用所谓以写代练的方法来码字,没有主题,没有标题,没有结构,纯粹算是凑字数的材料;
慢慢的,我看了一些文章,开始模仿别人的写作方式,有了分段的思维,明白了一段或者几段文字得围绕一个主题来写,可一篇文章还是,基本上要构思一个星期,这期间还得在网上搜集一些金句、名人名言和古诗词,以备写作的时候提炼主题用;
参加读书会输出打卡活动,给我养成了输出观点与感受的习惯,也让我获得一些沉淀,叠加贵人的指点,也总结出四步写作法:
1.中心思维,给文章起一个精炼的标题,让人看一眼就知道这篇文章你要表达什么内容;
2.主题思维,根据中心思想,我有几个主题需要阐述说明,各个主题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3.分段思维,根据第二点,要设计一个主题要分几个段落去描述,举例说明;
4.总结中心思想,对全篇主题进行一个提炼升华,与标题相呼应;
这个过程就像建房子,首先要在圈好的地盘按图纸打地基牢固的基础,然后开始给整个房体搭框架、切砖和预埋主水电,最后进行房屋登顶和外部装饰;
尽管我已经总结出来这个写法,也按照这个顺序思路去规划,一篇文章也基本上要构思一个星期左右;后来发现这个顺序方法去写是没错,就是效率太低了;
那我是如何提高效率呢?针对上述写作方法,我转变了思路,进行了分析:用该方法规划文章结构是没问题的,耽搁时间的主要是在文章的结构构思上,有时候文章结构灵感乍现,出文就快,有时候的绞尽脑汁的想也想不出;
我只好调整一下顺序,先写好所有段落,再总结主题,然后再提炼中心标题,最后再进行改稿定稿投稿,也就是按3-2-4-1的顺序进行写文,效果不错。所以,后来我写文都是按照这个方法去实践的;
我8月份的一篇简书更文,进行了水文,夫人会不定时的会看看我更新的简书情况,她直言道:今天你这个文章质量感觉不行啊,咋回事呢?
其实回顾8月份的文章,我发现我的文字偏向了记流水账式;因为没有输入,输出就会水文,所以上班会让一个人充满灵性,所见所闻,相当于输入,文章输出内容质量才能持续稳定优质……当然,输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阅读学习、道听途说和亲身经历;
为了持续提高更文质量,于是我又打开了写作营的课程开始重新再学一遍;争取短时间内让我的简书更文质量迈入更高一个层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