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见,江南

再见,江南

作者: 笙箫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24-08-09 22:27 被阅读0次

8月10日 再见,江南

七夕节,江南行的最后一天。

一家人依旧去了西湖。

昨天黄昏游太过匆忙,所见仅为西湖一隅。我还是想让女儿对西湖有一个全面的观感。

今天选择了地铁十1314环湖公交,直抵雷峰塔。

七夕,1314。环湖公交车有自带浪漫,车上视频可扫码输入七夕表白。年轻的情侣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热辣滚烫的情话在视频上翻滚,绵绵不绝。

虽然烈日当空,到雷峰塔登塔的游客却如浪似涛,一波涌过一波。

我们在这波翻浪涌般的人流中登上了搭。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缪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如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se,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

1999年7月,浙江省作出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决定。该工程于2000年12月启动,2002年10月竣工,重建后的雷峰塔景区总面积将近90亩。雷峰新塔建筑形式为须弥座石台基,底层带副阶,塔身五层八角砖身平座阁楼式,塔基两层为古塔遗址保护罩,钢架结构支撑并由玻璃天棚掩盖,高9.85米。塔身五层(内设一暗层),高45.8米,塔刹高16.1米,塔通高71.6米。

今天在雷峰塔上,可以看到西湖全貌。塔内木雕还原了白娘子和许仙的动人故事。女儿在每一幅画前都久久伫立。

天气实在太热,原本想去的白堤和苏堤都只能在环湖公交车上指给小淇看。

中午在银泰吃了饭。淮扬菜系咸甜味实在不想吃了,于是换了麻辣鲜香的湘菜,剁椒鱼,开边虾,娘儿俩吃得不亦乐乎。

下午去看了首印的《白蛇-浮生》。在白许故事的发源地杭州西湖,看白蛇故事,而且是在七夕节,无意间应了景。

飞机晚点到23:15才起飞,所以现在还在候机。到成都,回家,该是深夜三点了。

成都,终于要回来了。

相关文章

  • 长相思·最好不相见·白居易体(新韵)

    相见难。再见难。相见君离再见还。思君不计年。 忆江南。忘江南。梦里江南杨柳寒。恨君不肯怜。

  • 再见·江南·再见

    江南的春天从来都让人心神荡漾,心驰神往,自古至今撩拨了多少文人墨客之心,以书画文字等形式呈现并流传千古。 当天地间...

  • 再见江南

  • 再见江南

    闲话江南煮梅酒, 半城烟雨任平生。 云雨荒凉春草长, 宝钗横翠征人梦。 城阙千重霜又满, 缘尽江南无相逢。 一曲红...

  • 再见江南

    自是那日江南一别,楚吴再见之期便成永远。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楚阿莲与吴小天在一次连环侦察案中相识...

  • 2018年,再见塞上江南

    2018年,再见塞上江南

  • 再见2016,你好2017

    再见,若西,视惠;再见,易舍居;再见,宇哥,边哥,镇榕;再见,洋洋,灰灰,毛毛;再见,九号线;再见,松江南;再见,...

  • 再见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再见了,江南

  • 美好——再见江南

    考场的作文写完心里没底。。。求点评。。。 江南美如画,因而对江南的朝思暮想,我又一次去了江南。人还未到,心却早已恭...

  • 江南,几时再见

    2019年4月21日至26日,六天的江南之行,很快结束,至今仍觉意犹未尽。 生活一直在变,心情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江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ek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