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么一个现象,一个朋友或者一个邻居家里很有钱,在于她的交往中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买单都相当的出手阔绰,给自己的感觉就是不管什么好的商品都应该属于她,她不缺这么一点的钱。然而在于她逛超市的时候会发现,她很喜欢在降价或者参差不齐的水果中挑选水果,边上是光泽鲜亮的同样水果也不会去打动她。看上去她就像是在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而实际节约的这点还不到她日常消费大手大脚的零头。这种矛盾的消费习惯我一直好是好奇,一直无法去解释这个现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解释之前我想先在商家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作为商家卖货是盈利的硬道理,商家种种的打折活动,促销活动就是为了卖更多的商品。在消费心理学中讲高明的商家往往是让消费者占尽了便宜,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消费者在这种动机的心理状况下很容易的就完成了这次的交易活动。就比如在这个买水果的场景中,边上的色泽鲜艳的水果就有价格锚点的意味,一方面它价格比较贵突出了边上水果的便宜,潜意识的引导消费者买打折的水果。另一方面在向消费者说有钱就直接买我好了,不用去挑选。这样就给不同人有了不同的选择。
在去除商家消费心理学的引导后,这种心理是可以用行为经济学里面的内容去解释,原来是属于一种叫可预见的非理性行为。 就是说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是放在我们不同场景的大脑思维中,受到个人经历个人成长环境的这个算法的影响。一个场景出来的时候人们就会不假思索的调动已有的算法去做出之前已有的行动,所以就能看到第一段那一幕的场景。我们生活在变得越来越好,可很多旧有的思维习惯还停留在我们的大脑思维中。他受到他只前的影响所以人们常说:“观其行而知其人”道理也就在这里,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修养和内涵有密切关系,这样就能够推断出她的一些过往的经历或者他的家教的一些问题,如果对这个朋友或者邻居有点了解就大大的判断了他的品性,从而择善而交。
写在这里我终于敢去面对承认我的一些瘪三的行为了,原来这不是我的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