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堆肥】 做一株植物,生长出自己的绿意

【堆肥】 做一株植物,生长出自己的绿意

作者: HEYDAY | 来源:发表于2020-12-09 19:11 被阅读0次

今天听了两堂语文公开课,其中一堂讲的是曹操的《短歌行》。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公开课。曾经我也上过一堂《短歌行》的公开课,于是我对身边的同事说起这件事,同事当时因为休产假没有听过我的公开课,但她却清晰地告诉我那堂公开课是在她休产假走的第一个星期讲的公开课。她还告诉我另一个同事跟她分享说组内张老师说我把曹操讲成了一个心机婊。我听了哈哈大笑,同时也不禁引起了我无限的深思。

从我开始执教高中语文以来,我便一直秉承着“语文应该是个性化的表达”的观念去教学。而这个“个性化的表达”其实就是作为一个读者尽力去从作者的角度,贴合文本分析到作者独特的表达。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独特性,甚至同样的作者,不同的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东西都会不一样,都有其不同的个性。而读者的任务,就是从文本中找到这个个性。因此,我在解读语文的时候,总愿意去尽力解读出最符合作者当时写作文本时的个性特征。 在最初几年的教学里,我只是朦朦胧胧不自觉地时常这样去做,因此,我的公开课总是能得到“解读很不一样”、“解读新颖,分析独到”这样的评价,不论是公开课《项脊轩志》,还是《逍遥游》,抑或是《短歌行》。

直到《短歌行》的公开课,我的解读似乎在很多人眼里有点剑走偏锋,超越了语文课本身应该要求我们传授给学生的范围。其实当时我也不是很有把握,我依然记得当初我的思路就是要去分析这篇诗歌作为一篇独特的“招贤令”,是如何去试图打动贤才们选择诗人自己,从而最终真正理解诗人一颗求贤若渴的忧心和建功立业的壮心。也许在我课堂上的设计以及我个人教学语言的引导没有很好地帮助理解曹操这个形象,以至于老师们认为我是在塑造一个心机婊这样的角色。其实这绝非我的本意。回过头来想,到底是比较稚嫩,所以没有把方向把握好。但是作为现在的我,依然认同我当初对文本的最初解读。这不是我一个人这样的想法,而是已有很多学者都有这样的分析。让老师们误解在于我的讲述方式的问题,而不是我的理解、我所信奉的教学理念有问题。我的确在努力追寻文本本身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就是这篇文本的个性化表达所在。

而我的这种教学理念,也在我读了孙教授的书后才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论依据。孙教授所表达的教学理念恰恰便是我所信奉和追求的。那时我才明白,专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都能意识到一种东西,普通人讲不出来,也讲不明白,而专家能讲出来,并且讲明白。所以说,读书,就是在读智慧,就是在不断清晰自己头脑内部那些不能说清楚的各种想法。

不过随着高三教学的深入,个性化是无法去追求了,每天是固定化的理解。不能说这样不好,因为应试,确实必须有一个固定的理解,一个大致的答案。令我担忧的是,我会不会开始逐渐失去这种解读的能力和追求个性的活力。

我又想起我的一个同事对我说的话,她应该听过我两次公开课,其中一次还只有她听。去年我参加优质课比赛上了一堂作文课,其实那堂课我以我个人的标准来衡量是不好的,我自己也非常清楚我讲作文课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完全没有个人的透彻理解。比赛结果也如预期的不好,只是没有想到是倒数第一。当时三个同事私下发信息给我说认为我讲得很好,绝不是倒数第一的水平。我很感激同事们的安慰和鼓励。而让我更加印象深刻的是另外一个以前同级的同事在我讲完课后对我说的一句话,“很可惜我没有听你今天的公开课,但是我很喜欢你讲课,我觉得你讲得特别好。”当时听了她的话便觉得更加惭愧之至,也许以前讲得公开课,我还至少有一点自己的理解,有这个信心接受部分老师的认可,而那堂作文课,我是真心不觉得有什么自己的理解在里面,那里没有我的东西。而这位同事依然还停留在我以前公开课的印象当中,我后来的同事听说我讲课讲得好也是从她那里得知。因此我更加感受到这位同事对我课堂的那种真诚的认可和衷心的期盼。这也让我更加觉得似乎对不起她对我的“高看”。

可是反过来想,他人的认可不正好说明了自己有可取之处吗?他人的认可正好说明我的教学理念其实是有它的价值的,是正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人的认可不应该成为前进的动力吗?对啊,前进,才能对得起别人那样诚心的赞美和认可。

今日读到李娟这样的书写,她说,那些没什么花开的植物,深藏自己美丽的名字,以平凡的模样在大地上生长,但其实它们中的哪一株都是不平凡的。它们能抽出枝条,能结出种子,能深入大地,他们能不停地生长。他们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绿意。我又何尝不是呢?当我努力地去追寻心中认可的理念,认可的人和事,何尝不是如一株无名的植物一般,在尽力伸展自己的枝条,结出自己的种子,将自己的根深入大地呢?这一切,已然巨大。只要你一点点坚持就好。

相关文章

  • 【堆肥】 做一株植物,生长出自己的绿意

    今天听了两堂语文公开课,其中一堂讲的是曹操的《短歌行》。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公开课。曾经我也上过一堂《短歌行》的...

  • 安居士/海滨:做一株快乐的植物

    做一株快乐的植物 作者:安居士/海滨 从今天开始 做一株快乐的植物 在春天里播种萌芽 简简单单生长 在阳光和雨水下...

  • 假使做一株植物

    假使做一株植物 假使做一株植物, 不做牡丹, 做一株蒲公英, 哪怕做一株野地里的蒲公英,

  • 12/21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做真正的你自己。 除了科学知识外,唯一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秘诀就是爱。 把人类看成是一株巨大的植物,要让她到达最高的成...

  • 像植株般简单纯净

    做一株植物,多好。风来迎风,雨来听雨。 无论是天晴或下雨,它们皆无畏地不减退它们的绿意。经历世间的磨难后,偶见一株...

  • 我差点放弃了它,可它从未放弃过自己

    我差点就放弃了一株植物,可它从未放弃过自己。这件事,还得从先生给这盆植物换“生长环境”开始说起。 这植物名叫“绿萝...

  • 做一株向日葵就好

    作家白落梅说,每个人的前世都是一株植物,或者说今生总有一株植物和自己结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出...

  • 人人都是摄影师之第一天·独立与希望

    这是几个摆在外窗台的废弃的花盆; 主要想拍出花盆内枯萎的植物与背景任意生长的绿意相对比;表达出一种在格局中死去还是...

  • 做一株野生的植物

    做一株野生的植物 去山涯水湄 去林的深处路的尽头 去一切远离人类的地方 做一株野生的植物 在自己的空气里摇曳 在自...

  • 共生|你的朋友圈决定你的未来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共生效应”,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堆肥】 做一株植物,生长出自己的绿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fk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