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当年第一个考上中等师范学校的人。在村里人看来,我就是人中龙凤,第一个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的人。为此,村支书高长寿专门在麦场给我举行庆祝典礼,各家各户,老老少少,都过来沾沾喜气,把自己的娃拎出来,看看我这个“人生榜样”。
小点的孩子们啃着小手指,哧溜哧溜地吸着即将坠地的鼻涕,看着我这个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的家伙并没有父母们说得那样神奇独特,转眼就穿梭在人群中玩起躲猫猫的游戏。
大人们虔诚地仰着头,凝聚的目光像一条条闪电,盯得我浑身发烫。村支书请父亲讲话,父亲伸直了脊背,清了清嗓门,神采奕奕地站在乡亲们前,仿佛一个布道的牧师,即将传达神的旨意。
“乡亲们,我一直坚信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不读书,孩子们就只能在我们这山坳坳里面,过着跟我们一样的生活。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孩子们有机会读书,有机会高考,有机会改变他们的命运。乡亲们,再苦再累,都要送娃来上学啊!”父亲咳了几声,继续说:“我们这太缺老师了,孩子们愿意上学, 但没有老师来这教书,我心痛啊!今年,我儿继承争气,考上了市里的师范学校,等毕业了,回来当第一个国家培养的公办老师,我们村的孩子们就有盼头了。”乡亲们鼓起掌来,父亲的骄傲溢出了脸庞,流向人群,爬上麦场边上的老榆树,树枝摆动起来。
老陈家的塞了我五个鸡蛋,老张家的把五个钢镚儿塞进我裤兜里,老李家的把自家的老母鸡塞进我胳膊弯......一会儿功夫,我像极了丐帮大获全胜的帮头,手里、臂弯里、包里,装满了乡亲们的各种爱意。父亲和我不断地道谢,不断地鞠躬,乡亲们抚摸一下我的头,拍一下我的肩膀,一股暖流围绕着我们。
离开了家乡,走过十几里的山路,搭上县里开往市里的班车,我背着行李,来到了父亲眼里的“清华北大”。
父亲始终没有成功地转成公办教师,每月的工资也没有涨,加上我在外上学花销大,家里更加拮据了。我知道父亲不容易,坚决不开口要钱。假期回去,父亲把所有攒的钱都塞我包里。交完了学费,剩下的钱只能支撑两三个月的伙食。接下来的日子,我用尽一切办法想维持生计的事。
幸运的是,我不久就发现校园围墙外面是一大片番茄园。我翻过墙,看着翠绿的枝头挂着红艳艳的番茄,如同妖艳的仙女,不断地像我招手。我无数次咽下贪婪的唾液,无数次抚摸它那柔嫩鲜美的皮肤,但另一个理智的我,如同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及时制止了妖媚的蛊惑。
番茄园的主人发现了我,摘了些番茄送给我,我狼吞虎咽的时候竟然忘记了感谢人家一下。
“小伙子,以后想吃就来吃吧,有空了帮我摘一下,装车,我送到集市上换两个钱。”
“谢谢——,我真是太饿了,对不起哦!”
“小伙子,你是这师范的学生吗?看着你翻墙过来,但又不偷吃,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你尽管吃,别的没有,番茄倒是多着呢!”
“我......” 我真不好意思说出口,未来的人民教师竟然能翻墙吃人家的番茄!
“没事没事,以后你就从我家大门进来,有空帮我装一下车,我年纪大了,无儿无女的,快干不动了。”
我赶忙点点头,心里一阵感激。
师范三年里,饥饿和读书是我同时要处理,并且要平衡好的事情。幸运的是,那位大叔拯救了我的肚子的同时,也拯救了我的自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