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孕妇所做的事其实能理解。人在冲动的时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要不然有“冲动是魔鬼”这句话!当然还有一句是“冲动的惩罚”。
看看冲动在心理学上是如何说的:冲动性是指个人不经计划、快速的行为,为寻求刺激或快乐表现出不成熟、高风险的行为。
冲动意味着在生存困境中的自我保护本能,是一种迅速对恶劣环境作出反应的心理活动。
孕妇剪婚纱肯定是不成熟和高风险的行为,那么该孕妇遇到什么恶劣环境呢?收到何种刺激了?
本来她是去退押金的,怕退不了还带了民警一同前往,说明很重视这3500块钱,结果民警中途退场,让双方自行协商。
协商后,商家横竖不给退,据她说态度还很强硬。孕妇此时收到两个信号:你不尊重我;你认为我没钱。(我是没有钱,但我受不了别人认为我没钱)自我保护的本能顿时迸发:我要证明自己不在乎钱,而是在乎对方的态度!对方态度有多强硬,我冲动的破坏力就有多强大!
这就是心理学中个体不能自控的冲动、脾气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从而产生非适应性的社会行为。
心理学中还说到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物质成瘾、自杀倾向、精神病态等患者才会具有高冲动性。
孕妇剪婚纱行为我认为还够不上高冲动性,至少她没有拿剪刀来伤人!
很多年轻人都会有如此冲动性的行为,联想到自己年轻时候,也做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做的饭糊锅了,不怪自己,而是把锅砸了;写字没写好,就把笔掰折了;去商店买衣服,商家态度不好,就大打出手……
这种事情谁还不做过几件,但是做完后也像该孕妇一样,后悔莫及!于是“冲动的惩罚”就来临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从生理原因分析。人到了青年期,由于内分泌腺的迅速成熟及影响,下丘脑有时易表现出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的迅速增强与减弱,这样极易表现情绪的强烈动荡。
从社会原因分析。青年人步入社会或刚刚迈入社会,他们日益意识到了自己的作用,一方面有各种强烈的需求与表现欲望;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认识,对自己行为合理性的理解不深刻,这样,他们的愿望与现实愿望,有时一致,有时矛盾。
因此,伴随者愿望而产生的各种情绪表现就会复杂多变,动荡不定,容易冲动。
认识到这种冲动性情绪特征后,如何有效防范呢?只有一个办法:多吃盐!
因为有一天你就会告诉年轻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好了,散了吧!吃瓜群众该回家睡觉了。
你敢说你从来没有过冲动性行为吗?
欢迎留言拍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