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继《追风筝的人》大热之后,卡勒德·胡塞尼带着《灿烂千阳》走入了我们的视眼。
初知这本书,我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很温暖的书,所以我不疑有他,赶紧找来这本书看了。
却不曾想,看得我眼泪花包不住。
01
玛丽雅姆是一个“哈拉米”,也就是私生子。她的父亲扎里勒因为害怕家族蒙羞不愿意承认玛利雅姆母女。
玛丽雅姆头一次知道自己是私生子时,头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时是她五岁时摔坏了她的祖母留下来的搪瓷碗。
母亲娜娜骂她:“你这个笨手笨脚的小哈拉米,这就是我感受了一切的回报。一个打碎传家宝的、笨手笨脚的小哈拉米。”
起初,她年纪尚小,她并不知道“哈拉米”一词代表了什么。后来她理解到这词的意思,私生子的烙印便永永远远地刻在了她的心上。
02
扎里勒可谓是玛利雅姆童年的唯一的光,他是她的父亲,只是不愿承认她。
他给她温情,却也深深地伤害她。
他说玛利雅姆是他的蓓蕾,他喜欢她坐在他的膝盖上,给她讲故事,讲埋葬诗人雅米的地方有一棵开心果树。
他说他还带更小的玛利雅姆去见过那棵树。
每当扎里勒说起这些,玛丽娅姆都听得很认真,她为父亲扎里勒的见多识广而感到骄傲。
可是每当扎里勒离开了小茅屋,母亲娜娜就会说“说得跟真的一样,有钱人总喜欢撒谎。他从来没带你去过什么树下面。别中了他的迷魂药。他背叛了我们,你深爱这的父亲。他把我们赶出家门。他把我们赶出他那座豪华的大房子,好像我们对他来说什么也不是。而且他这么做还很高兴呢。”
小小的玛利雅姆从不把母亲娜娜的话放在心上。因为在扎里勒身边,她从不觉得自己像“哈拉米”。
03
美好总会被谎言撕破,换来的是无休无止的伤害,像是在凌迟。
扎里勒有三个妻子和九个子女,九个合法的子女,而玛利雅姆却被排除在外。
扎里勒告诉她,他拥有一家电影院,每逢星期三,儿童观众可以在零食部得到免费的冰淇淋。
他说到这句话时,母亲娜娜都会忍住笑容,在他离开简陋的泥屋时,娜娜就会说:“陌生人的孩子得到了冰淇淋。你得到了什么呀,玛利雅姆?你得到的是冰淇淋的故事。”
扎里勒是当地有名的富豪,在娜娜肚子鼓起来前,她曾是他的佣人。他没有办法也没有勇气去反抗他的家人,而是关起门来,把可怜的娜娜从佣人住的地方赶了出去。
娜娜告诉小小的玛利雅姆:“你知道他为了开脱自己,对他那些老婆怎么说吗?他说是我勾引他。他说过错全在我。你明白吗?在这个世界,做女人就是这样的。”
她说:“现在我教你一句话,你好好记住,我的女儿: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你要记住这句话,玛利雅姆。”
04
“是你最喜欢的吗?”玛丽雅姆问。
“嗯,之一吧。”他微笑着说。
当扎里勒说是他选了这个名字,因为玛丽雅姆,也就是晚香玉,是一种美丽的花朵。
之一不是唯一,一开始悲剧就悄无声息地冒出了头。
玛丽雅姆迎来了她十五岁的生日,当扎里勒问她生日礼物想要什么。
她说她想他带她去他的电影院,想他亲自带她走,去他的家看看。
百般请求之下,扎里勒答应了玛丽雅姆的要求。
他说,明天中午他会到这个地方来接她。
母亲娜娜慌了,声嘶力竭,说:“你真是一个笨女孩,你以为你对他来说很重要啊,你以为你想住进他的房子啊?你以为你是他的女儿啊?以为他将会让你住进去?让我来告诉你。男人的心是一种狠毒的东西,玛利雅姆。它不像母亲的子宫、它不会流血。我是唯一爱你的人。我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所拥有的一切。要是我走了,你就什么也没有啦。你将会什么都没有,你什么都不是!”
“你要是走我就会死。妖怪回来,我会发作。你将会看到的,我会吞下自己的舌头,然后死掉。别离开我,亲爱的玛丽雅姆。请你留下。你要是走了我就会死。”
“你知道我爱你的,亲爱的玛丽雅姆。”
玛丽雅姆知道所谓的妖怪是骗人的,娜娜只是得病了,吃药就能缓解病情。扎里勒的温情让可怜的玛丽雅姆把娜娜的话当做了谎言,她厌倦了被当成撒谎的对象。
她在心里想着:你害怕我会得到你从未拥有的幸福,你不想我幸福。你不想我过上好日子。心灵狠毒的人是你。
05
玛丽雅姆从早晨等到中午,扎里勒也没有来。
她想,扎里勒是个生意人,许是做生意耽误了时间。
她不知不觉下了山,来到了赫拉特。经过好心人的帮助,来到了扎里勒住的大房子面前。
只是她没有想到,扎里勒会不给她开门,会让车夫来告诉她,他不在家。
“我是扎里勒的车夫。”
“他的什么?”
“他的司机。他不在家。”
“我看到他的车了。”玛丽雅姆说。
“他有急事出去了。”
“他什么时候回来?”
“他没说。”
固执的玛丽雅姆坐了下来,准备继续等。
“你现在得回家去啦。”司机又来了。“再过一个小时天就全黑了。”
“我习惯了黑暗。”玛丽雅姆说。
06
娜娜说的都是真的。
玛丽雅姆如何也想不到,娜娜死了。
扎里勒在家,只是不愿意见她。
玛丽雅姆在母亲娜娜死后,终于住进了扎里勒的家,只是没住多久,就被扎里勒三个妻子强行嫁给一个丧妻丧子的大她二十岁的男人,素未蒙面便要托付终生。
真正的苦难也随之来临。
07
拉西德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有绝对的权威。
他要求她出门一定要穿上布卡。布卡是那种黑色的头巾,女子穿上布卡从头遮到尾,不裸露一丝皮肤。
出乎她意料的是,布卡让她安心。它就像一面只能看出不能看进的窗户。在这面窗户之内,她是一个旁观者,陌生人评头论足的眼光统统被挡住了。她再也不担心人们一眼就能看穿她过去所有那些耻辱的秘密。
她一次次地怀上孩子,又一次次地流产。拉西德对她失望至极,拳打脚踢。阿富汗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妇女没有工作,只能依靠男人。即使出门必须要她们的丈夫带领。
战火肆虐,他们在战火中艰难地行走。
玛丽雅姆一辈子没有孩子,却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亲生的,为了脱离苦难,她毅然而然站了出来。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
她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另一个苦难的女人——莱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