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最近做了一次公开演讲,再次阐述了小程序的由来和设计理念,同时解答了很多圈内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关注小程序有段时间了,今天整理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算是对自身思考的一个记录。
一、我理解的小程序由来
小程序补了移动互联网生态中缺失的一小块。面向非个人的服务方面,微信先有了订阅号,由于订阅号设计初衷导致的结构性限制,无法满足企业/组合在用户服务方面的需求,所以后来有了服务号。服务号上线后,前面的问题是解决了一部分,但被玩坏了,变成了一个广告消息推送器,过度营销、骚扰消息Bala.....,本人现在除了必要的号,其他的一律关闭消息通知,处女座表示实在受不鸟。
再来看APP,APP是好,独立于微信,不受腾讯的条条框框束缚,产品可繁可简,交互视觉设计完美。可是贵啊,开发一个APP,产品+设计+技术,至少5个人(不考虑会两样),投入至少50万(外包不算);我们微记账已投入了几百万,在同行中算很节省的;一旦开发出来,更要命的是推广不起。
综上两点,公众号也好、APP也好,要么需求满足不了,要么太贵养不起,怎么办,小程序作为一种中间态出现了。
二、小程序的应用场景
1、公共服务领域:比如买个汽车票,原来要去车站排队,现在小程序可以搞定,以后可能就见不到长长的买票队伍了。找到该小程序的方式有在车站扫码、搜索、朋友分享;图书馆借书。
2、服务业:比如餐馆点餐,在餐桌上扫个二维码即可点餐;去唱KTV,扫码选包房选时段。
3、部分APP迁移:这里不限定种类,只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都可以做小程序,功能层级浅、交互简单、消息推送不频繁、用完即走(需要时再来)。这样说下来,小工具类是合适的,不过腾讯肯定会限定种类,社交估计不给做。
4、创业团队快速试错的工具:比如我要做一个O2O的应用,原来的方式需要做一个APP,现在可以用小程序快速搭建起服务并快速试错。
张小龙一直在强调工具属性、用完即走、最小程度的骚扰,所以小程序不适合主动扩张吸引用户的场景,而是那些静静得等待用户的场景。
三、小程序和应用市场的关系
在苹果的游戏规则里,你不能有类似AppStore的东西,所以不可能有一个集中展示小程序,有排序的地方。小程序从原来的应用号改名过来,除了应用范围的问题,估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Google那边除了国内可以随便玩,一出国和苹果就一样了,微信是全球性应用,一碗水必须端平。想要颠覆美国人的游戏规则,近几年是不用想了吧。
四、小程序对腾讯的意义
腾讯作为一家市值几千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要维持市值并不断增长,除了已有的现金牛业务(游戏、社交、广告)和正在崛起的微信支付、云服务等,仍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小程序便是其中一个,但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大的创新。
微信坐拥8亿多月活用户,如何让这些流量持续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这才是腾讯最Care的。围绕着如此庞大的流量,将应用场景扩展再扩展,总是能将用户留下来,且呆的时间更长。互联网竞争的关键点就是谁占用用户的时间长。张小龙经常说微信不是平台,其实就是平台,大家都这么认为。作为一个产品人,都知道一个产品初期有明显的产品边界,在用户量不够的情况下越过去就是败笔,但平台不怕啊,边界已经足够宽,可覆盖的场景也足够足够多。
五、写在最后
可能有人会疑惑,上面的应用场景,不是用公众号+H5、或者APP都能解决吗?是的,你说的没错,小程序从技术上说就是一个依附于微信上的操作系统,能够调用各种接口,包装成各种服务,做到接近于原生iOS、Android应用的体验,整体上是原来网站的一种新形态。小程序优势在于轻巧,对技术人员门槛要求低,上手容易。同时又有微信支付、社交关系链、海量用户三点支撑,腾讯做这个有天然优势。这事放到其他厂商去做,阿里、百度都很难,一个第三方小公司的更无可能。
At Last,小程序在适合的范围内会展现它的价值,但也别神化它。对了,要上腾讯的船,记住一点要符合他们的价值取向,大家懂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