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读了几位散文作家(项丽敏、钱红丽、青青)的书,她们的文字都写得特别美。我阅读时,觉得如获至宝,同时又为自己粗糙的文字感到汗颜。
为啥我就做不到观察那么仔细呢?为啥我就不能耐心地描写一朵花一棵树呢?为啥我就不愿意专注地发挥一下想象力呢?……
其实,也不是我不愿意发挥想象力,而是我为了生存努力拼搏,常常觉得自己被掏空。晚上回到家,只想躺着,大脑不想思考。那种偷懒的想法时不时冒出来:要不今天就别写了,看看书吧。
读自己喜欢的书,当时是很好的。可如果只读不写,表达就会越来越生涩,用词会越来越粗放,渐渐地就不想动用大脑了。
只看别人写的书,那是相当愉快的,不费力气。到了自己写的时候,要调动大脑神经遣词造句,这时候大脑其实是要消耗能量的,大脑神经可能稍微有点疼。就像健身的时候,你举铁,刚开始肌肉会疼,但是练完了会觉得很酸爽。写作其实就是对大脑的神经进行锻炼,我们要经历疼痛的过程(打磨文字有时候会感到痛苦),才能体验到流畅表达的欢乐。
我的心得是:只有读写结合,在写作上才能更好地成长。越写,越能写出来。越不写,越写不出来,最后就是一片空白。
不管写得咋样,都要咬着牙,继续写下去。我接受现实:自己确实没有那些散文作家们写得好,但我会持续前进。我相信,文字之神会在前方等待我们这些虔诚的人。虔诚又勤奋的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奖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