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刚读完《探寻一个好社会-费孝通说乡土中国》,每一门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生活中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提炼上升一下就是某一门学科中的一个概念。社会学就是这样,从底层人民的生活开始,从观察民风民俗到乡村经济,再到组织形式,一步步一层层的将乡村解剖,看到其中夹杂着文化社会政治的脉络的清晰结构。书中有几个观点很是赞同。
第一是副业致富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除了承担粮食生产的任务外,还要解决自己生活物质水平提高问题,这也大城市是不同的,商品粮社会决定了市民是粮食接收方,那必然有粮食生产方,这就要求农村的粮食属性不能丢掉,这事关国计民生,随着大机械生产,自然地理条件好的地区,可以依靠这一主要属性提高生活水平,但很大一部分地区是不能靠这个“吃饭”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副业,副业兴则生活旺。
第二个是小城镇经济问题,城市化是不可逆的潮流,但稍一注意就能发现,广大农村与大城市之间隔的太远,这个远不是地理位置的远,而是深层社会意义上的远,农村不仅要面临劳动力的流失,更要面对经济凋敝,以及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逐步形成广布全国的小城镇经济体,这样既能保证带动周围乡村经济,留住当地劳动力,也能很大程度上缓和社会问题。
第三个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碰撞问题,地球村逐步降变为现实,随着而来的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每个民族的文化在特定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民族共同社会习性,不存在好坏之分,但经济发展水平的千差万别就无形中为“文化等级”这个概念铺了路,于是出现了文化全盘否地现象,这样只会让民族失了根基,丢了根本,导致衷心不稳,表面上可能得到一时的繁荣,但长期的社会问题则是不可避免的,随着而来的就是动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发展的有特色,壮大的有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