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想法
心理学:12,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从哪里来的?

心理学:12,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从哪里来的?

作者: 精气神806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07:45 被阅读27次

    一,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值得引起警惕

    今年4月1日,汉川市发生一起命案;当晚10时30分左右,汉川某高中15岁学生王某等人与另一班级学生周某打架。期间,周某持水果刀将王某刺伤致死。案发后,17岁的周某被警方抓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孝感晚报)

    2017年11月12日,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刺26刀,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鲍方已经没有生命体征。行凶者是鲍方所带实验班的学生16岁的罗军,罗军平时成绩不错,曾经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根据湖南省沅江市通报,发生在沅江三中的这起案件,系因两人在办公室发生争执。在此之前,罗军曾对鲍方布置的作业产生抗拒。对作业产生抗拒,对老师的训诫不满,就能够对老师拔刀相向?

    今天下午参加教师座谈会,一位老师谈到一位学生考了56分,去老师办公室找,气势汹汹要求老师给60分放行。老师一是坚持原则,二是气愤不过学生的恶劣态度,坚决不肯手软。结果学生没有对老师把考卷重重摔在桌上,然后直接出门从窗户跳下去了!幸好是二楼,摔到灌木丛里,弄点小皮伤,也算是无大碍,把老师可是吓得够呛。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现在的小孩怎么戾气这么重?他们的暴力倾向从哪里来?从熊家长那里,还是从环境中媒体和游戏中?

    原先我们小时候,同学打架,挨老师揍那还不是经常的事,也没听说有寻死觅活的,走极端路径的。现在的孩子如此的暴力倾向,是从哪里来的?真的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了。

    Youth fighting

    二,人的攻击性行为和暴力倾向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的攻击性行为,一直是现代人类社会最大的社会问题。行为科学家试图给人们的攻击性行为下个定义,看起来容易最后却是难以捉摸的。比如下面那些例子可以定义为攻击性行为?拳击比赛,猫捉老鼠,士兵射杀敌人,斗牛,暴力攻击性行为例子不胜枚举。对于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即使是专门研究的心理学家,也有不同的解释。

    也有许多研究者关注于如何找到人类攻击性行为的来源。为什么人们会有攻击性行为?一般来说,有三类解释。

    第一种认为人类基因密码里就带有攻击性倾向,是预先编码设计好的,因为人类的进化史注定就是在与自然斗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物种,所以会保存有攻击性行为这一进化生存机制。在人类在面对威胁时候,我们知道有个战斗或者逃跑反应(fight or flight response),就是动物的生存预先设置。当判断形势,我大于敌人,胜算比较大,选择战而胜之;当明显处于下风,敌强我弱或者敌众我寡之时,三十六计走为上逃跑保存实力是最好的生存选择。

    第二种认为是环境因素刺激导致攻击性行为。这类理论认为,当人们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遭受到重复性挫折,有失败感挫败感,或者是环境中有些特定的刺激因素诱发了攻击性行为和暴力倾向。

    第三种是行为科学家的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性行为和暴力倾向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后天学来的。在这类心理学家中,艾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and his associates Dorothea Ross And Sheila Ross)196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Internet violence

    艾尔伯特.班杜拉可以说是心理学分支中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人类的互动是形成人类个性的最重要因素,例如,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见证你的老师或者父母奖励或者惩罚什么行为,你就会强化或者忽略某些特定行为。

    艾尔伯特.班杜拉甚至认为,即使没有奖励或者惩罚(rewards and punishers),人们也可以通过模范人物的行为进行观察或者模仿。也就是说,艾尔伯特.班杜拉假设人们是看见了别人的攻击性行为或者暴力倾向,然后才学习而形成攻击性行为。

    通过实验,艾尔伯特.班杜拉认为,人们的模仿性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引导也没有奖励激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

    三,艾尔伯特、班杜拉1961年在斯坦福大学的儿童模仿学习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实验

    1,实验前的理论假设

    班杜拉的实验首先让儿童观察成年人的行为,或者是攻击性行为,或者是非攻击性行为。然后再把孩子在没有成年人模型的情景下来检验,孩子们在多大程度上会模仿成年人的攻击性行为。

    为此,他们认为参与实验的孩子可能有四种发展状况:

    ①看坏学坏,看见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模仿攻击性行为。即使成年模型不在跟前,因为孩子看过了攻击性行为,留下印象,遇到相同情况就会模仿攻击性行为。

    看见暴力行为的孩子,应该与被展示没有暴力行为模型的孩子以及从来没有任何行为展示的孩子,在行为表现上有重大差别。

    ②看好学好。那些被展示没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不仅在攻击性行为方面比那些被展示暴力行为的孩子较少攻击性行为,而且比那些没有被展示什么任何行为(白纸,控制组)的孩子还要有较少的攻击性行为。

    由此假设,孩子被彬彬有礼的贵族礼节教育,会比一张白纸的孩子(当然现实不可能存在)和那些从小被展示在暴力行为面前(比如菜市场杀猪的屠夫那里),有更高的文明和更少的暴力倾向。

    这也是为什么孟母三迁的道理,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问其臭,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③同性模型人物的示范效用大于异性。男孩学父亲,女孩学母亲,因此同性效仿的作用大于异性。

    ④因为攻击性行为可以在社会上彰显男人肌肉力量,因此一般认为男孩会比女孩更为倾向与学习模仿攻击性行为,男孩更易于向自己的模型学习暴力行为。

    2,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学实验

    ①再招募了一些护士学校的老师的参与帮助下,艾尔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同事选择了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他们的年龄介于3-6岁之间,平均年龄4岁4个月。

    ②实验设置条件

    选择24名男孩和女孩作为控制组参与者,也就是一张白纸,孩子们按照照常轨迹进行,没有任何行为展示,没有攻击性行为或者非攻击性行为。

    其他48名孩子,分为两大组,被展示暴力倾向的和非暴力倾向的各24名,男女孩也是按照比例分开。后面还有细分,包括同性的,异性的,等。

    ③实验。第一步,研究人员把孩子带入第一个房间坐在一角,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玩一些轻巧令人愉快的小游戏。

    第二步,成年模型人物被带入房间,意见桌子旁,上面放置一个可拼装的万能工匠玩具,一个棒槌,和一个5英尺高的充气巴波娃娃(Tinker Toy set, mallet, inflated Babo doll)。研究人员给孩子们解释说,桌上的玩具是给这个大人玩的,然后就离开了房间。

    第三步,除了对照组,对于其余两组,模型人物开始组装万能工匠玩具。在展示攻击性行为那一组,一分钟后,成年人开始用暴力攻击巴波娃娃,先是拳打,然后脚踢,再就是抛掷到空中,然后用棒锤击打。这样的暴力行为共展示三次,在展示过程中还要进行毒舌口头攻击,比如打它的鼻子,把它打趴下,把它扔到天上,踢他,等等攻击性语言。

    整个攻击性过程展示共10分钟。

    在非攻击性行为展示那一组里,成年模型人物只是安静地在孩子们面前组装万能工匠玩具,在10分钟的时间里,甚至忽略了暴力工具棒槌和可怜的巴波娃娃。

    第四步,让观察到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体会到愤怒或者挫折感,看看他们在这种状态下会怎么宣泄脾气。

    在后来的10分钟里,孩子们被带到第二个房间,里面有很多孩子们一见就喜欢的玩具,例如发动机模型,喷气战斗机模型,橱柜里满满的娃娃玩具等等。但是为了创造让孩子们愤怒或者失败的挫折感,再孩子们刚开始进行的时候,研究者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们这屋子里的所有玩具是需要留给别的孩子的,你们不能停留,但是在下一个房间你们可以玩其它的玩具。

    第五步,两组孩子都被引导到第三个房间,里面充满不同的玩具。

    对于观察到攻击性行为组的孩子,给他们的玩具是巴波娃娃,棒槌,两个飞镖枪,一个绳球。

    对于观察到非攻击性行为的那组孩子,给他们的玩具是茶壶,蜡笔和纸,一个球,两个娃娃玩具,模型汽车和卡车,塑料农场动物。

    每个孩子被允许在第三个房间里玩和待上20分钟,在此期间研究者会在一个单向的玻璃镜子后面给孩子在20分钟内的表现进行评级打分,评价它们的攻击性行为程度和暴力语言程度。

    3,实验结果

    ①被展示暴力行为的孩子更倾向于模仿他们观察到的暴力攻击性行为。

    每个男孩子的平均攻击性行为是38.2例,每个女孩子是12.7例。而且每个男孩子同时平均伴有17次的语言暴力,而每个女孩子同时伴有15.7次的语言暴力。

    在被展示非暴力行为组和控制组的孩子中,没有发现这些攻击性行为和语言暴力。

    ②暴力行为的性别差异,攻击性行为似乎更趋向于同性模仿

    在被展示男性攻击性行为的男孩中,总共发现有104次暴力攻击性行为;而在被展示女性实战攻击性行为的时候,男孩子的模仿攻击性行为总次数为48.4次。

    女孩们在被展示女性暴力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模仿次数平均为57.7次;而被展示男性暴力攻击性行为的时候,女孩们的模仿次数为36.3次。

    在同性模仿中,女孩子更趋向于模仿语言暴力;男孩子更趋向于以拳相向,诉诸于武力。

    ③男孩子比女孩子更易于模仿暴力攻击性行为

    在统计实验结果中所有的攻击性行为的时候,男孩子各类攻击性行为的次数为270次,女孩子为128次。

    实验结果显示,暴力攻击性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而产生,不必需要实验者或者示范者的奖励。也许是这些成年示范者的攻击性行为,给孩子们发送了一个信息:这种形式的暴力攻击性行为是被许可的,示范者的暴力行为展示,把控制孩子作恶的阀门给打开了。

    这种观察在孩子心中留下的暴力种子,一旦在孩子将来遇到愤怒或者挫折的境况下,就会产生暴力攻击性行为。

    今天刚好看到一个网络案例很类似。广东一个成年男子在KTV和朋友唱歌,向女孩子求爱遭拒,后来又加上和别人在房间谈生意失败,恼羞成怒,扬言要烧掉KTV。并且马上凌晨跑到楼下,让自己摩托车汽油泄漏到大厅,然后纵火烧死多人,自己也被判处死刑。

    4,班杜拉的后续研究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电视和彩色电视的普及,广大消费者对于电视节目中的暴力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高度关注,也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在后来的30年来,国会为此专门举行至少有三次听证会,听取电视节目暴力行为带来的影响,调查也包括心理学家班杜拉和他的研究。

    在完成上述心理学实验后来的两年里,班杜拉陆续进行了三次研究专门针对电影中的模型任务的暴力行为,或者不是真人的攻击性行为带来的影响。通过同样用巴波娃娃,班杜拉对电影中人物、真人和卡通人物作为模型示范者,研究对儿童带来的影响。

    研究发现:真人攻击性行为的示范效果大于电影人物,也远远大于卡通人物攻击性行为的示范效果。

    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发现模型示范人物暴力性行为的示范效果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发生逆转。因为原来的研究是关于在没有刺激激励因素或者惩罚抑制因素的情况下,孩子只是通过观察,就会模仿攻击性行为。

    在1965年的研究中班杜拉团队发现,如果给与刺激激励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模仿,如果给予惩罚性抑制刺激也会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减少。这与现实一致:如果攻击性行为发生在一个帮派团伙里,谁具有攻击性就会受到崇拜,因此更具有攻击性;反之,如果社会法律足够健全,比如现在的扫黑除恶氛围,就会让攻击性行为付出代价,因此也会明显减少这类行为。

    5,班杜拉心理学实验的贡献和应用

    班杜拉和他的团队进行的心理学实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

    首先,他们证明了儿童仅仅可以通过观察就可获得新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行为和个性是通过向典型人物学习而来。

    其次,他们的研究成为研究儿童观看电视媒体和现实暴力,从而感染暴力行为的基础研究。美国国会听证会不仅听取电视暴力,也关注网络暴力,才有了后来绿色上网(家长许可,有些内容儿童不宜)。

    也许最为引起关注的是,儿童时期留下的攻击性行为印象,在成年男女都会产生暴力倾向、攻击性行为。

    四,艾尔伯特.班杜拉心理学实验的启示

    回答文章前面提出的问题,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从哪里来?从社会成长环境里来。

    1,如果儿童时期耳渲目染都是暴力行为,无论是网络、电视还是其它媒体,比如游戏暴力等,都可能在儿童的白纸上播下攻击性行为的种子。等到长大了,或者成长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令他愤怒或者失败沮丧恼火的境遇,攻击性行为就会爆发。

    2,反之,如果儿童少年时期被养育在彬彬有礼的文化氛围里,到了青年壮年时期,即使遇到令他愤怒或者失败的环境,他也不会产生出格的攻击性行为。

    3,社会氛围和社会管理社会环境对于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纠正不可缺失。

    困扰家长和学校的校园霸凌不好解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参与欺凌的孩子没有受到惩罚,家长往往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姑息纵容、搪塞推责。这样的结果,这能是把孩子推向不知轻重、越滑越远的深渊。

    前段时间,几个中国留学少年欺凌一位同学,被曝光后,美国法院直接判重刑,会让好多这样的行为收手。在中国对于14岁以下的少年犯罪现在也是鲜有办法,一直是个困扰的社会难题。小惩大诫,解决问题,还要从立法根源上做文章。

    4,给孩子父母的启示:

    ①一定要像孟母那样,谨慎选择孩子的成长环境,孩子一双眼睛可是见好学好,见坏学坏;

    ②父母的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是最为直接、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可不慎、不可不检点;

    ③孩子一旦犯错,父母最重要的不是没有原则的护犊子,而是应该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学会让孩子接受一定程度的惩罚,从而用这种产生暴力倾向攻击性行为就要负责的抑制刺激来减少孩子的暴力倾向。

    ④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听懂道理,就可以进行脾气控制训练。不要一味溺爱,由着孩子性子。

    ⑤为了避免男孩子被养成娘炮,没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可以由父亲带孩子进行爬山或者体育锻炼等活动,让孩子在运动中培养阳刚之气,而不是靠攻击性行为来耍酷,最后变成社会的边缘或者另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12,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从哪里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sf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