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
[德]安妮·弗兰克
《安妮日记》是一位为躲避纳粹迫害的女孩在“密室”中写下的记录。
作品记录了为躲避纳粹迫害而经历了两年零一个月的无外出、无阳光、不可随意发出声响、不能随意上厕所……等折磨人心的密室生活,以少女的口吻来表达当时的慌乱与恐惧,胸前佩戴的那颗显眼的黄星就是“罪证”,但最后密室里的八个人全员被捕,八个人中也仅有一人活着离开了集中营。
这是一个苦中作乐的纪实故事,包含着少女的情怀、家庭的矛盾、成长的代价、无私的友人以及战乱的恐慌,作者没有用大道理来充实他们的密室生活,反而让生活的阳光点亮那暗无天日的密室,整整两年零一个月,太阳都不曾洒落在他们身上,但偏偏在痛苦的生活里孕育出了勇气。
简短书评:
刚开始以为是轻松的生活日记,没想到是记录了一个这么让人放不下的真实故事。
19世纪20年代初,欧洲各国掀起了反犹太人的浪潮,他们认为所有的犹太人都跟莎士比亚著作《威尼斯商人》中的狡猾吝啬品质恶劣的商人一样,更包括了种族歧视、经济脆弱……等矛盾,为了建立自己的绝对政权,德国纳粹大肆屠杀迫害犹太人,强取掠夺犹太人的资产。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出生在一个善良的犹太家庭里的小女孩,为了躲避纳粹迫害,他们一家与另一个家庭共同接受了好心的基督教徒的帮助,躲进了暗无天日的“密室”,整整两年多,直到被捕。
这本日记就是小女孩安妮对密室生活的记录。
“只要我们能救出一个朋友,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
小女孩的手笔让人看到内心的纯真与善良,但两年多“暗无天日”的密室生活却不是那么好过,那些颓丧与远离大自然的悲伤逐渐消磨密室成员的希望。
可怕的“食物循环”、噤声的“手语交流”、严格的“拉窗帘政策”、躲避维修工人检查的“公众夜壶”、战战兢兢的“暗夜广播”……
我实在想象不到,两年多的时间看不到太阳、看不到大自然、呼吸不了新鲜空气的日子会是怎么样的,就算是新冠疫情严重的时候,居家隔离也还可以打开窗户啊,可是他们不可以,窗帘钉死在窗户上、上厕所不能冲水、说话不能出声……
但凡发出点声响,他们都得头皮发麻地等待着命运的惩罚。
屋外听不到一声鸟叫,屋内弥漫着死一般的安静。这种安静紧紧地抓住我,似乎要把我拽进地下最深处。
我在各个房间里来回穿梭,上楼下楼,好像笼中一只折翼的燕雀,在黑暗中撞击着笼中的铁条。
“让我出去,让我自由呼吸,让我畅怀大笑!”在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呐喊,我却没有回应,只是呆呆地躺在沙发床上。
既然无法让时间消失,唯有在睡梦中打发时间,让寂静和恐惧感更快过去。
在那暗无天日的密室,即使太阳不曾洒落在他们身上,他们却偏偏在痛苦的生活里孕育出了勇气。
为每个成员写诗,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准备生日礼物,齐心协力削土豆,一起做体操,一起听广播……
除此之外,比起难过的日子让人更为动容的敢于直面尴尬与追求理想的毅力。
书中记录了多孩家庭的教育、大人们闭口不谈的性知识、孩子们对性知识的态度、苦难与理想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差异、女性的独立等等横亘在大人与孩子之间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特别是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所表达出来的情境,纯真、善良与勇敢都值得让人去深思。
1944年8月4日早上,密室成员全员被捕,帮助密室成员的好心人也都被送进监狱,而后密室成员被驱逐出境,被迫谴进了各种集中营。
密室成员的八个人之中,最终只有安妮的父亲弗兰克活了下来,其他人不是在了毒气室里中毒身亡,就是在“死亡行军”进程中被抛尸荒野,就连本书作者的尸体也在解放前被抛弃在乱坟岗。
仿佛胸前佩戴的小黄星就是他们罪恶的本源,虚伪的正义伪装成了冠冕堂皇的掠夺,摧毁了那些在苦难中滋生的勇气,连无罪的微笑都要付出代价的世界是有多么残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63722/1242275cf0571db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