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祗庸之德;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
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哉?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无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
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解】
一、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
1、聪明
聪,本指听觉灵敏,引申为听清楚、听而明审,而今的意思多是聪、明合称,指有才智。明,本指视力良好,引申为看得清楚,再引申为明白、懂得、明辨、明智、贤明等等。
古人多聪、明合称。《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史记·五帝本纪》:“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2、知人,了解人,辨识人。
二、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1、诚,确实、的确。《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材,通“才”,指才能、有才能、有才能的人。
3、序,次序、秩序,引申为按顺序排列。《后汉书·刘般传》:“考功量才,以序庶僚。”
4、庶绩,各种事功。庶,众多。绩,功绩。《尚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意指:用来治理百官,各种事功都可以达成。)
三、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
1、爻(yáo)象
爻是形成《周易》卦形的基本符号。阳爻阴爻组合,每三爻可形成一卦,共形成八卦。在八卦的基础上,每两卦(即六爻)上下组合共形成六十四卦。由于六十四卦各由六爻组成,故有三百八十四爻。
古代圣人智者以此象征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推测其未来吉凶的发展。据史籍,八卦为上古圣人伏羲氏所作,爻辞为周文王所著。爻辞是说明六十四卦每卦各爻要义的文辞。象辞为孔子所作,是对卦辞、爻辞的解释。
2、立,确立。
3、辞,语句,说法。
四、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
1、诗志
诗指《诗经》,志指古书。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整理修删《诗经》、《尚书》等古代典籍,以教弟子。
2、风俗雅正
指《诗经》中风、雅、颂三种不同内容的风格。风,指十五国的不同民歌;雅,指周王朝的《小雅》、《大雅》内的各乐曲;颂,指商、周时代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把不同的诗歌分别归入三大类别,这样就更准确地反映十五国不同的风俗和周王朝的雅正之礼。
3、业,古代书写用的版称业,故书也称业。
五、制礼乐,则考六艺祗庸之德;
1、礼乐
礼,社会秩序之一切典章规范。乐,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奏的乐曲。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2、六艺
一指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又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等“六经”。
3、祗,恭敬。庸,有常,持守。
六、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
1、躬,身。
2、南面
古代帝王之位是坐北面南,故称居帝王之位为“南面”。《周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王符《潜夫论》:“凡南面之大务,莫急于知贤。”
3、俊逸,同“俊乂”,才能出众的人。俊、逸,皆指才智出众、杰出。
4、辅相,辅佐政事。
七、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
1、达,得志、显贵,使显贵,举荐。
2、天功,天下大事。《尚书·舜典》:“钦哉!唯时亮天功。”(恭敬尽职啊!承受上天旨意,辅助成就功业。)
八、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
1、克明俊德
《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克,能够。俊德,才智出众、品德高尚之人。
2、登庸二八
登,举、进。庸,用、任用。
二八,即八恺、八元。《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tuíguī)、梼戭(chóu yǎn)、大临、尨(máng)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高阳氏,帝颛顼。高辛氏,帝喾。恺,和。元,善。八恺、八元即为这十六族的族长。
3、拔有莘之贤
有莘,古国名。商汤娶有莘氏之女,即此国。
有莘之贤,指伊尹。名伊,尹是官名。
据传,伊尹是奴隶出身,原为有莘氏之女的陪嫁之臣,被商汤举用,先用为小臣,后任以国政,帮助商汤攻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所以称为有莘之贤。
4、举渭滨之叟
渭滨,渭水之滨。
渭滨之叟,指姜子牙。姜子牙,名尚,世称姜太公,周王朝开国重臣。
相传,姜子牙80岁时在渭水之滨钓鱼,被周文王姬昌访得,拜为丞相。周文王死后,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姬发兴兵灭商纣,建立了周王朝。
九、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哉?
1、求,寻访、寻求。
2、任使,任使众善。
十、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
1、仲尼不试
《论语·阳货》:“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志在改变社会之秩序,但其政治主张得不到当权者的信用,虽有所任职,但无法实现理想。
孔子在五十一岁始出仕,为鲁中都宰,五十二岁为司空,又为大司寇。孔子主张堕三都,但受到了三桓势力的阻挠。五十五岁时,孔子去鲁适卫,后曾仕于卫。司空,主山川水利、土木建筑。司寇,主司法刑狱。
所以,所谓“仲尼不试”,是指孔子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2、四科
《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故后世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之称。
3、三等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此之谓“三等”。
十一、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
1、叹,赞叹,或引申为推崇。
2、殊,区别,引申为突出。
3、尚德,崇尚德行。
4、庶几之论
《周易·系辞下传》,第四章有:“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庶几,即一般人中可以学而成才的贤人。
十二、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无信,以明为似之难保。
1、训六蔽。训,教诲、教导。
《论语·阳货》: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仁、知、信、直、勇、刚,皆美名,不学则不明其义,不究其实,转可陷于不美,遂成六蔽。
愚,愚蠢,即被人愚弄。荡,放荡无归宿。贼,伤害,或遭人利用。绞,说话直率、急切。乱,犯上违法。狂,狂放不羁。
孔子列六蔽,其意在于学,不学则失于偏材。
2、思狂狷
《论语·子路》: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指狂放富有进取心之人,如伊尹。狷,指狷介无为之人,如伯夷。
3、拘抗。拘,固守。抗,奋进。
4、悾悾无信
《论语·泰伯》: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悾悾而不信,即有诚恳之貌而无诚信之义。
5、为,“伪”。似,相似。
十三、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
《论语·为政》: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视其所以。以,因,原因,因何而言、行此事。这应该是就动机而论。
2、观其所由。由,经由,路径或方法。同样的出发点,采取的方法可能千差万别。
3、察其所安。安,安于,习惯于。偶尔为之,或可矫饰;习固无变,方称情态。
4、人焉廋哉?廋,隐瞒,隐藏。孔子连续加重的语气,道出了对人的考察的重要。
十四、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1、庶,表示期望或可能之意。
2、惟,句首语气词,意为“希望、请求”。
【译】
圣贤之所以被人赞美,主要是赞美他们的聪明;聪明之中最值得尊贵的,主要是知人。如果在知人方面具有很高的智慧,那么众多人才可以有序地任用,各种事业也就可以勃然而兴了。
所以,圣人在编著爻辞象辞的时候,就确立了君子与小人的说法;在编修《诗经》等古书的时候,就区别了风俗雅正等不同篇章;制定了礼乐制度,用以考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个方面的持守恭敬的品行;身居帝位,能够提拔任用有才智、能辅佐的人才。这些都是用来显扬人才而成就大业的方法。天下大业成功,那么明君与贤臣都得到了天下的盛名和美誉。
因此,尧因为能够明辨才智出众、品德高尚的人才而被人称颂,舜因为举用八恺、八元这样的贤才而成就了功业,商汤因为提拔任用有莘氏的贤人伊尹而名扬后世,周文王因为举用了渭水之滨垂钓的老人姜子牙而得到了尊重。由此看来,圣人兴起自己的德政大业,没有不在寻访人才方面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没有不是因为任用这些贤德之才而获得军国大事安稳闲逸的。
正因为此,孔子虽然仕途不得志,未能举荐、提拔人才,但还是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品评自己的门人子弟,概括地讨论了人才并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和困而知之三种等级。又推崇中庸之道,更加突出了圣人的德行。崇尚德行,用来勉力那些可以努力学习而成为贤才的人。用六蔽的分析,教诲弟子避免在才能上有所偏失。怀念狂放进取与狷介无为的人,以期望能够得到固守与奋进的人才。痛恨那些貌似诚恳但内心无诚信的人,以表明伪装与相似都不是能保持长久之道。又说:“观察他安心习惯于什么,了解他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以此知道一个人的日常德行。
圣人对于人物的观察和了解,已经如此的丰富了。因此,我才敢依照圣人的教诲,记载叙述人物的识别之法,希望能够弥补前贤有所遗漏和疏忘的地方,还请博学多才、品行高尚的人们浏览、修正。
【论】
此《自序》,精要在于两句话。
一、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这是一个因果递延关系,值得细细品味。
如果在知人识人方面确实具有很高的智慧,也只有充分地了解人才,特别是了解人才的主要优缺点,才有可能将人才任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众所周知,人的德才各有特色,而取其优势、避其劣势,才能做到用人之长,也才能做到“众材得其序”。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均为一组织体。组织体的兴衰,各有其因,但失于用人确是至为关键。所以,成,成于人;失,失于人。再深一层分析,任何组织体都有人才,但绝大多数组织体没有做到“得其序”。西方之彼得原理告诉我们,我们在揠苗助长,人才已经在瓶颈了,突破不了这个环节,失败。而国内的组织中更多的是相反的现象,压制使用。其原因主要在于组织体中的那少数几个权力人士,他们是武大郎,难道可以允许比他高的人进门或上位吗?所以,这种波浪式下传,老大不让老二,老二不让老三,你再有才,只能在下边,除非上面的都死了。
所以,总结起来,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要做到合理任用人才,而其前提是充分地了解人才。但是,可以肯定,在目前之中国,不可能做到。一是做不到“知人诚智”,倒是反而被蒙蔽。二是做不到“众材得其序”,因为他自己都乱了这个序。
可悲,十八个世纪前的说法没有人听,四五千年前的做法没有传承下来。
二、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哉?
注意其中的一对词语:劳、安逸。
谁都希望能够安稳闲逸,谁都不希望劳心烦神,但是,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基本道理:要想安逸,首先要劳。
百家中,儒法虽不同道,但在这一点上却是惊人的一致。《韩非子·扬榷》:“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其中的“要”,多有人将其理解为机要大权,即国家政权。我以为不妥,国家政权的掌握不是凭空说去掌握的,你从何掌握?当然是掌握人。而掌握人,首先在于“求人”,这就需要去“劳聪明”。这样的分析,可以将韩非子的话理解为:具体事情交由各级官员去执行,但选用人才的关键工作要由中央核心来完成。圣人掌握了选用人才的智慧,四海之内的民众都将来效命。所以,这和《自序》此句的含义是一样的。“执要”,即“求人”;“四方来效”,即“安逸”。
所以,我们要“执”那个“要”,我们要劳心烦神,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努力寻访、识别、任用人才。现在的企业中,有业务型的领导者,自己奔波游走于客户中间;有技术型领导者,一头扎进个课题中,万事皆不顾;有管理型领导者,整天忙于所谓的规范化、流程化,折腾得所有人死去活来;有财务型领导者,每天盯着那几个数字,天天分析,也就日渐抠门了。我们要的是什么领导者?我们认为的合格领导者,应该是将人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的,而老板应该是最高级别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当然,“求人”,除了“劳”,更要“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