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版块。现如今,各学校心理咨询师的缺口很大,有相关政策鼓励“45岁以下的教师报考心理咨询师”。
我之所以报考心理咨询师,一是隔壁专业就是“心理咨询”,我所学的专业又有资格报考心理咨询师。到了大三大四,室友开始自己复习报考,100%过,于是我也报考了——为了“增加学科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咨询本来就相通,更加稳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是,大学后,逐渐开始发现自己的所谓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自卑”,开始寻求原因与解决办法。
考过之后,只是觉得心理咨询师的知识体系似乎不太适合我。就如同西医一样,心理咨询教材讲述技能与方法,实操部分多——这些对于我来说,有些水土不服。
心理咨询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接纳所有的情绪与问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和方法。
对于我来说,更适合“文学”。也就是“读与写”。
读,能接触到不同的人生和状态,引发思考;
写,让我深思、内化,把情绪疏导出来,把问题厘清楚。
所谓的“自身问题”与“原生家庭问题”,一定不是看几本书、会几个方法能解决的。根源还是在于经历了许多人和事,关照他人的人情世故,反复反思与实践的结果。
当然,对于放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该从娃娃抓起,中西结合,把它作为教育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