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分别两次在亚洲背包旅行了七个国家之后,旅行,就被我停顿了,而且停顿得那么彻底,三年零七个月又八天的时间,兢兢业业地在职场上努力着、奋斗着。直到那年12月,辞职离开了。
“列车,让我和你同行!轮船,带我离开这里!带我走,到远方。此地,土俱是泪。”
阿兰·德波顿这话,说得多好。
辞职去旅行,我要去埃及。
爱旅行的孩子,一定都会有个埃及梦,如我。
埃及(Egypt),7000年历史文明,金字塔、木乃伊、神庙、法老、亚历山大......每一个名词都充满了历史感和神秘感,轻轻念出来,都会被它深深吸引。
很久没有去旅行了,竟生出些许胆怯来。
看到有人邀伴,跟着一个山西小伙,11月出机票、12月办签证。办签证的时候,埋了伏笔的,办的是多次出入境的商务签证。
带上书、音乐、相机、电脑、背包。
在北京短暂停留之后,2012年1月28日23:45,由北京的夜机向开罗出发。
自觉是个敏感细腻的人,能观察与分辨得出哪些人能与我相处融洽,哪些人会与我矛盾冲突。
我很容易就判定与他结伴同行,不相适宜。
克制与迁就着的旅行,让我找不到旅行的感觉。找了个时机,分开,还是独自旅行吧。
入住开罗的PENSION ROMA旅馆,古老的电梯有老开罗的味道,而高挑的白色窗帘与白色墙壁,却又很法式风情。是我最喜欢的埃及旅馆。
而解放广场上散发的强烈政治气氛,刺激着我的神经末梢,不安全感在我的全身弥漫,就算同行的他,也不能让我获得任何稳妥感,我需要迅速离开。
金字塔,一个让我无法用语言描述情绪的地方。
当我踏上胡夫金字塔的石阶,用手抚摸这数千年的石块,视觉和触觉汇集在我身体时,我第一次感觉到身体内有一股超能量,它穿透我的胸膛,侵入我的大脑,让我深刻理解 “震撼”与“伟大”原来是用来形容金字塔的。
这,已经满足了我对金字塔的所有猜想和向往。
在狮身人面像对面,我坐了下来。远远的看它残损的面容,缺少了胡须、鼻子也差不多平了….我既不觉得它丑也不觉得它恐怖。甚至,我觉得,时间在它身上的作用,微弱了很多很多….
从开罗到了阿斯旺。
阿斯旺,我为了阿布辛贝神庙和三角帆船而来。
下火车时,遇到一对沈阳情侣,四人结伴。
没人愿意凌晨四点起床出发,来回各4个小时的车程去看280公里以外的阿布辛贝神庙,除了我。
阿布辛贝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杰作。
尽管44年前世人将它们整体切割搬迁至新址,已经破坏了它的完整性,甚至让它有了积木感,但四尊20米高的巨大拉美西斯坐像,仍然让我感受强烈。
而当了解到每年两次奇妙的日光节因搬迁后各推迟了一天时,我除了对3200年前的古埃及人叹为折服之外,还是折服。
尼罗河的晃荡之旅。
是的,那种感觉就是晃荡。船体跟着风向与河流晃荡,我就跟着船和阳光晃荡。
晃着,晃着,我睡着了,甚至还梦见了小时候妈妈的杂货店。
尼罗河的两岸,对于南方长大的我来说,没有绿树成荫,当然不能算得上旖旎。而当夜幕降临,篝火在岸边燃起,努比亚人的手鼓敲起时,我感受得出,努比亚船夫们,对尼罗河的依恋与热爱。
乘坐热气球。
小旅馆里贴着热气球的海报,吸引了我。40美元,应该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价格了。5点早起,坐船去到西岸空旷之地,体验着7个热气球同时鼓风、点火、24人同乘热气球、迎着初升的太阳升空200米、鸟瞰国王谷、平安降落….真不错的新鲜体验!
神庙与国王谷
凯尔奈克神庙是古埃及神庙的典型代表作:塔门、多柱厅、壁画、大石像、方尖碑……
卢克索神庙的夜间灯光还是富有吸引力的。
而从古埃及唯一女法老的哈特谢普苏特神殿背后的山翻越过去,去到国王谷,看古埃及的壁画、彩色壁画、象形文字、古老石棺….
寻找撒哈拉与橄榄树。
出发前知道撒哈拉沙漠有一部分在埃及,但一直不太确定我去的沙漠,是不是撒哈拉。直到听见贝都因向导嘴里发出“sahara”时,我才敢确定,沿着这个沙漠边缘行走了近1000公里的沙漠,就是撒哈拉。在形状各异白垩石旁,我装了一小瓶沙,我要带它们回家。
初见橄榄树,是在拜哈耶里绿洲的棕榈林里,夹杂种着的是橄榄树,我用湿布擦掉覆盖在叶子上的厚厚沙土,才看清了橄榄树叶的细长模样。
我最想去的撒哈拉,不在埃及,在摩洛哥,那里有三毛与荷西、有梦中的橄榄树...相信有生之年,我会去到那里,一定会去沙漠里过夜,只有那里的星星知道三毛曾经如何的仰望过它们。
从拜哈耶里绿洲后到开罗,我开始一个人行走。不说话的行走。
去了土耳其驻开罗的使馆,签证官表示很抱歉,他不能给我签证。
那就去亚历山大吧,曾经伟大的城。
尽管已经找不到法罗斯灯塔,但因开始了自由的行走,心情愉悦起来。
我住在一家临近海滨大道、大堂很多动物标本的干净旅馆,老板和伙计都很友善。我住在服务生隔壁,服务生不爱说话,但他会给桔子我吃。
地中海边的亚历山大,停留了三天,就算每天做重复的事情也觉得很开心:吃海鲜饭、喝咖啡、闲逛、吹海风、看日落、写明信片、坐有轨小电车….
我喜欢那家有酒吧似的高脚小圆桌的咖啡馆,也喜欢那家历史久远店里很多古老银制咖啡器皿的老咖啡馆,当然,我仍然只爱喝摩卡。
甚至在一家卖瓷器与餐具的小店,我还买了一个铜制相框和一些西餐餐具,想着,用它们来装扮自己的小家。
绕过了昂贵的沙姆沙伊赫,我直接来到红海边上的背包客喜爱之地:宰海卜(Dahab),我喜欢这里。我时常的坐在在旅馆后面的地垫上,吃海鲜饭、喝咖啡、看书、听音乐、发呆….
旅馆里,除了我之外,还有一对德国父子,父亲大概45岁,儿子18岁,我喜欢看他们一同吃早餐、一起抽烟,想象着以后也要带自己的孩子出去旅行….
这里有两家中餐馆,第一次到沈阳夫妇开的“中国饭店”吃牛肉汤面,吃到一半,碗里有只小蟑螂,我把它弄出来,继续把面吃完,付全款后走出餐馆。
第二次,去到另一个沈阳姑娘开的中餐馆,她三年前嫁给了当地的埃及人,老公在店外招呼客人,她当厨师。我去了两次,她都给我折扣。我见她的时候,她的孩子刚在40天前溺水意外身亡了,她时常悲泣,无法自控。我也无言劝慰。走之前,我把背包里的《蔷薇岛屿》送给了她,我想,我能给她的就是一本中文书了。我没有问过她姓什么,她也没有问我叫什么。本来,就不需要知道。
而离奇的是,我从以色列重返此地的时候,两家中餐馆都关门了,人也都不知去向。
每次旅行,一定会收集无数个日落,这次是西奈山的日落。
在山下的圣凯瑟琳修道院看了“燃烧的荆刺”(我喜欢这个名字)和院里珍贵的宗教资料,买了几张宗教色彩浓郁的明信片和一套书签之后,开始攀登西奈山。
山顶,北风刺骨凛冽。太阳刚一沉入黑暗的山丛,同行的鬼佬就开始下山。只我不肯,我知道,今天是个有云彩的日落。
等等,等我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刚好让我看尽晚霞色彩的完整变幻。
打着小手电,我们开始下山。山下已经有游客骑着骆驼上山,远远的,就会喊“关电筒,关电筒”,原来夜里的光会把骆驼惊吓住。
山谷里的繁星极多,多得象是让我看到了整个银河系。我时常关掉电筒,驻足仰望。这样布满星星的苍穹,是城市夜空无法比拟的奢侈。这是西奈山给我的极致美丽。
从以色列过境重返宰海卜(Dahab),似乎为了圆满两件事。
因云层太厚而遗憾了撒哈拉沙漠正月十五的月圆,没想到一个月后的红海海边,让我看到海上明月的景观。整个圆月,出现在我视线的正前方,海面上闪着银色的波光,海风不急不徐,海涛轻轻拍岸,一切都恰恰好,真美!
而红海的潜水体验,上岸后,我是这样向文俊述说的:
“你知道有一种呼吸叫潮状呼吸吗?就是有些人临死前,仅能用嘴巴奋力呼吸,以至于整个胸腔跟着剧烈起伏的那种呼吸,叫潮状呼吸。曾一度,我用这样的潮状呼吸保持氧气。我奋力向上游,甚至上下抖动脚上的蛙鞋帮助加速,就算知道潜入得不深,可是就那短短的几米,让我觉得害怕!”
整套的潜水装备:面镜、呼吸管、潜水服、潜水靴、蛙鞋、呼吸调节器、浮力调整器、仪表系统、配重系统都穿上身后,甚至还戴上了可爱的猫耳帽。在韩国女教练简妮一对一的帮助下,我开始慢慢下潜入海,学着实践岸上简妮教过的耳压平衡、清洗面镜等简单动作。简妮牵引着我看海底石头上的小植物、彩色小鱼和小珊瑚,甚至帮我拍了照片。在我感觉到喉咙有异物,简妮也无法帮我消除这种不舒服感时,我的右手手掌向下不停抖动向简妮示意我很不舒服,并竖起右手大姆指不停的向上指向上指!我要上岸!头刚浮出水面,面镜一掀开,我就吐了,把早餐的食物,全都吐了出来。休息了一会,状态也不好。就只能作罢。
潜水体验完毕。
辞职去旅行,去埃及,把自己梦想的古埃及文明,都寻了找了看了,算是圆了一个埃及梦想。
而眼见到的现代埃及,有人说它象个失声的巨人。古埃及,和他们的距离,和我的距离一样远,甚至更远。
若有遗憾,就留到下次重游吧。
那些让我心生留恋的地方,我终将会再次回到它们身边,如同听到召唤的信徒,如同回到故乡地。
PS:2012年的埃及背包旅行,进出再进,一共在埃及呆了30天。这趟旅行一共60天。
线路:北京(1月28日)——埃及——约旦——以色列——返回埃及——北京(3月28日)
前几天的秋风秋雨,不知道怎么的,想看看旅行中的自己。翻到了这篇当年的游记。
不能出去旅行的日子,看看游记,也是很好的慰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