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隔四年,我为什么持久缅怀高仓健?

时隔四年,我为什么持久缅怀高仓健?

作者: 鹤乘轩默存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16:51 被阅读0次

2014年11月10日,日本殿堂级演员高仓健走了。享年83岁。

2014年11月18日,高仓健所属的事务所向全球发布讣告。彼时,三年前的我在山东出差,在市场调研途中看到弹出的新闻对话框了解他的死讯。心理咯噔一下。对于一个八旬老人而言,随时都可能离开,自然规律而已。他不认识我,多年来我却从作品、文字里了解他,可能是我个人对高仓健先生的特殊情感,让我对这条新闻触动至深,并不断刷新新闻了解各方渠道的解读和后续报道。

为什么要推迟八天公布死讯?媒体的解读是,高仓健从2002年开始就很少出席公众场合,一直相当低调,而且他早就在留下遗嘱,希望葬礼只有亲属参加,因此他去世八天家属一直没有对外发布消息。包括身体不适住院这段期间,高仓健的家人也做好了保密工作,尽可能不让粉丝知道他的病情,担心这会影响他在观众心中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他习惯了安静和孤独,不希望打搅到别人。

当时在新闻下方看到一条留言,记忆至今。“告诉我妈高仓健去世了,她晚上炒菜放了三次盐”。这条留言意蕴深长。同样值得回味的是,我发布朋友圈状态表达缅怀,大学老师回复:这应该是我们儿时的印象吧。(记不清了,大概这个意思)。是的!差不多35年前左右,正值壮年的高仓健成为80年代初中国人心目中的硬汉,《追捕》也成为中国荧幕上炙手可热的境外片。

然而,高仓健的人格魅力就神奇在此。他是上个世纪的偶像,却在新的世纪从未被淡忘。八十年代,我未生。直到大学看了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才知道这位高山仰止的艺人。如果,你对高仓健有所了解;如果你看过高仓健的作品,我相信你一定会对他心生由衷的敬意。在日本本国,人们远远看到高仓健都会鞠躬示意;在中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即使对日本有或多或少说不清的滋味,对高仓健都有着很高的评价。

《追捕》之后的高仓健影响了八十年代的中国,然而这种影响只承载在一代人身上。有人说,八十年代的硬汉印象从高仓健到周里京,到了九十年代又没了。新世纪又涌现出王庆祥。当然我所说的硬汉不是指武力,更多是刚毅、冷峻。2007年,《千里走单骑》问世。虽然这一部电影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却是高仓健真正与中国建立联系,和中国人建立深情厚谊的桥梁。

故事讲得不花哨,却一直有留有悬念。从一开始高田父子间的具体矛盾,到高田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一步步将人引入这场充满孤独和温暖的异国之行。高仓健饰演的父亲,不擅长同人相处,一个人在中国这个陌生环境下,更是沉默而孤独。高的演出是本片最大的亮点,有着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这不仅仅来自角色,更是来自演员本身。

2009年,我在看完《千里走单骑》之后,正好是父亲节。当时我写了《那人那山那狗》中的父与子,写了《高考1977》中的父女,也写了这部电影中的父子情。上图,是电影高潮的核心。这不是一对父子,这也是一对父子,这是两对父子的最好浓缩,这就是张艺谋的艺术才华。高仓健扮演的父亲,他的中国之行不但让他深刻地理解了儿子也让儿子弥留之际理解了自己,同时也见证了另一对父子。

两对父子其实在互相感染着,也间歇着去感染着观众。监狱里播放照片的桥段,那就是电影高潮,将观众完全置之于父子亲情的氛围之中!

人与人之间,应该摘下面具。这是我看电影最大的收获! 作为男性的父与子,同时具备了人的执拗和顽固,都在不断的逃避。但最终都逃避不了父子亲情的追击,不得不摘下面具。既然如此,又何必戴面具呢?没有人愿意带,只是太多的无奈,所以这不是一对父子的故事······

在我们的心目中,钢铁父亲的形象非常牢固。硬汉高仓健却扮演了一个新时代的温柔父亲,果然不负众望,演电影如烹小鲜,这个连背影都能入戏的老人将一位歉疚的慈父演绎得活灵活现。时隔20年,高仓健穿着他一贯喜欢的藏青色毛衣,成功地征服了中国观众的心。这个时候,他不再是杀气腾腾的复仇使者,也不再是满腹心事的中年人,而只是一个孤独的期盼儿子理解的老父,这个父亲主动放下钢铁面具,飘洋过海去弥合父子之间的代沟,这样的男人难道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新型好男人吗?这个素以硬汉形象亮相影片的老偶像为何偏偏钟情于这个角色?

刚出道直至名声大噪的高仓健并不是情感片的主角,他是任侠片的明星。平生200余部电影近九成都是打打杀杀。

《追捕》是高仓健的转型之作,而之后的《幸福的黄手绢》、《远山的呼唤》等,以及高龄出演的《铁道员》、《千里走单骑》、《致亲爱的你》。如果你一路看来,你会发现内敛、刚毅一如既往,铁汉柔情却越来越彰显。如果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高仓健无疑是最好的明证。

电影《铁道员》中佐藤乙松愧疚的妻子

高仓健的转型、晚年的柔情与他唯一的一段婚姻和余生的遗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铁道员》电影的一开场配乐采用的那首《田纳西的华尔兹》就是高仓健的亡妻江利智惠美的成名作。江利智惠美是日本著名歌星,成名曲《田纳西的华尔兹》。如果你看过《铁道员》的话,片头伴随着轰轰隆隆的火车声的旋律就是这首曲子。高仓健几乎是以本色演出佐藤乙松这个角色,电影里面也有太对亡妻江利智惠美的一份歉疚。

江利智惠美

1956年,19岁的江利智惠美因为演出结识了高仓健,两个人迅速坠入爱河,1956年2月16日22岁的江利智惠美与高仓健结婚,这一天正好是高仓健的生日。

由于家庭背景的迥异和日常生活的繁琐,再加上不善于沟通,他们的甜蜜生活很快出现了裂痕,甚至在生活中互相伤害。那时候的高仓健年轻气盛,九洲岛男人的大男子主义让高仓健不愿意流露一丝对妻子的柔情,甚至表现得还非常冷淡。电影《铁道员》中也有这样一幕,在《铁道员》中也有一段妻子怀孕后高兴的想要拥抱佐藤,怕被别人看见的佐藤忙推开忸怩的妻子。

在共度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后,高仓健和江利智惠美的婚姻在1971年终于走到了终点。时过境迁很久,高仓健才吐露自己的心声:

“在伤到别人的心时,伤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人的心,不,不如说正是最重要的人,反而伤得更重。世上不会有人比她更宝贵,明知如此,不知为什么,反而会做出深深地刺伤她的事”。

离婚后的江利智惠美事业并不顺利,她的歌声逐渐被人们淡忘。在此后的14年中,江利一直郁郁寡欢,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82年2月13日上午,人们在东京的公寓内发现了江利智惠美僵硬的尸体。3天后,葬礼举行,巧合的是,这一天既是高仓健的生日,也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在她去世后,有人曾看到高仓健面色悲恸地久久伫立在江利的遗像前。

曾经有人把他们的离婚归咎于高仓健的冷漠。1999年上映的由高仓健主演的电影《铁道员》,其背景音乐名叫《田纳西华尔兹》,这正是江利智惠美的成名作。影片选用这支曲子已经暗示了高仓健对前妻深深的爱,就像他说的,“过去我们是有不和,但那短暂的瞬间,一支常新的曲子,一幅熟悉的景色,却令我感慨万千。”

离婚后,高仓健一直未娶。

正是因为高仓健有如此深的遗憾和内疚,才会在中晚年实现演义角色的巨大转变。一个个温暖的角色不动声色地诞生。而这些作品无疑都有他个人情感经历的写照。

《幸福的黄手绢》

《远山的呼唤》

《致亲爱的你》

即使是温暖一点的角色,高仓健依旧是挺直了腰板,强止住眼泪,面对生活坚毅、隐忍。角色中流露出对过往的遗憾,却克制。一如他低调内敛的天性,什么都不愿说,都留在心里。一如他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尽管人们对高仓健的内心世界所知甚少,但是《幸福的黄手帕》的导演山田洋次形容道,“他那对眼睛有一股勾魂摄魄的魔力,他的眼神里载满了悲哀和喜悦”。这样的眼睛,其主人必定是情感丰富的,只是,无论内心里如何巨浪翻腾,都掩盖在他冷峻的外表之下。

庸常的生命不会成为传奇,但传奇通常又是一个悲剧。这是一个让人感伤的悖论。有些人是被动地成为传奇,有些人是主动地成为悲剧。高仓健大抵属于后者。他孤身一人、茕茕孑立,这样的姿态是高冷的,但本质上却是柔软的——若不是因为这份柔软,他早已可以选择忘却,而不必数十年间让自己陷入“无家可归”的困境。一个获得世俗意义上极大成功的明星,终其一生,都在对一段不圆满的爱情进行缅怀或赎罪,细想之下,几欲让人潸然泪下。

川端康成写过《临终的眼》,我相信高仓健临终的眼,看到的是江利智惠美。

我并不是八卦的人,却对高仓健的掌故如数家珍。从角色到人生,从人生到角色。为什么持久地缅怀高仓健?是他留给我们经典的荧幕形象带给我们长久的回味,也是他的人生遗憾带给我们的无限唏嘘。

引媒体界、公众人物对高仓健的评价,作为本文的补充。

       媒体评价:

高仓健成为中国大陆一代人的偶像。80年代初期,高仓健在银幕上塑造的冷峻的男子汉形象使得中国的影迷把他当成男子汉的象征。并因此开始了对以唐国强为代表的奶油小生形象的全面否定。对于中国80年代的女性,观众,高仓健是她们心目中一个温柔的奇迹。(腾讯网)

高仓健是一位为人正派行事严谨的影星。他在演艺生涯的早期塑造了无数令人倾倒的坚毅帅气的硬派形象。而到了后期,他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演技越发纯熟,陆续为人们带来了思想更为深沉、内心更为丰富的男子汉形象,在日本电影史上留下了一个个闪耀的银幕经典人物。(时光网评)

历史不容忘记,但艺术不分国界。日本演员高仓健凭借其精湛的演技,赢得了一大批中国观众的尊重,再次印证了艺术的伟大力量与和平交流的时代吁求。而今,高仓健离我们而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符号的消逝,但他塑造的经典荧幕形象早已深深刻入了一代人的脑海中,亦留给我们一段永恒的青春记忆。(《工人日报》)

个人评价:

高仓健是一位古代的谦谦君子。我们去形容一位君子的所有词放在他身上,谦让、坚忍、高迈、温厚……都绝不过分。(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

高仓健不是演员,也不是某个具体角色,而是一种形象,这个形象包括了勇气、忠诚,包括坚毅的面孔、沉默寡言的性格,以及荒原上骑马奔逐的身影。(作家陈淡秋)

高仓健先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日本艺术家,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过重要的积极贡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高仓健先生,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我感觉,自从合作过电影以后,他和我一直保持着心灵的交流。即便他现在去了天国,我相信我们依旧可以用独特的感应进行交流。他拍过很多优秀的电影,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一直令我深为敬服。(电影《追捕》女主角扮演者中野良子)

无论娱乐类的黑道电影,还是正统的文艺巨片,抑或是爱情故事片,高仓健永远是高仓健。他那犹如使出浑身解数的直线球般的演技,担当起日本电影的正统,他当之无愧地稳坐日本男演员的首席。他从不骄傲自满,有着坚毅明确的个人信念。如此胸襟气魄的明星,今后也不可能出第二个。(日本影评家寺胁研)

仅以此文,缅怀高仓健。一直以来心心念要用自己的文字记录、解读和怀念他,在这样的日子里也完成了自己的夙愿。想写的太多,这一次先写这么多吧。

相关文章

  • 时隔四年,我为什么持久缅怀高仓健?

    2014年11月10日,日本殿堂级演员高仓健走了。享年83岁。 2014年11月18日,高仓健所属的事务所向全球发...

  • 与生命中美好的人相遇——永远的高仓健

    昨晚,看了一部NHK的纪录片《永远的高仓健》,关于高仓健,仅仅26分钟。 高仓健,原名小田刚一,高仓健不是科班出身...

  • 高仓健

    【士之德操】文 张艺谋 在日本人心目中,高仓健是一个神,高高地在云端,而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士”的精神,那种古典...

  • 春节说『士』:晋文学习笔记

    中井贵一,高仓健的弟子,高仓健只要出远门离开东京,不管哪一天的航班,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当高仓健到达机场的时候,中井...

  • 时隔四年,我又来了

    臭不要脸的鱼 开车紧张的鱼 开慢车的鳗鱼 在大车间穿行 在隧道里谨慎驾驶 啰里吧嗦嗦鱼 吹毛求疵的鱼 夜游长院 指...

  • 高仓健《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陈丹青忆高仓健 近来在网上看到陈丹青忆日本影星高仓健的一篇散文,除了叙述与高仓健一段友情外,还提到了中日两国的微妙...

  • 见鬼了

    新来一个实习生,同事说,你看他还挺师的。像高仓健。 我说没有。我没有说出来。我觉得他一点不像什么高仓健。甚至脸上还...

  • 残念高仓健

    看了不少关于高仓健的悼文,不约而同讲到一个词,回忆。 身在泱泱大国,我一直以为政治是茶余饭后用来剔牙买单的笑谈。直...

  • 时隔四年 我又回来了

    再次登录这个账号已是2022年了,翻看到自己之前写的文章,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有我想留下的,也有...

  • 时隔一年的自我缅怀

    2020年9月25日,邦尼,好久不见,最近好吗? 距离我们上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一年了,时光如梭,转眼2020已快走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隔四年,我为什么持久缅怀高仓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ul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