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我任教六年级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在学期即将结束之时,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
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学生29人,女生9人,学习较自觉,男生20人,8人基础差,但总体成绩还不错,在本学期对语文教学工作中,注重班级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
二、教学基本情况
(一)课内教学本学期,为了做好毕业复习工作,教学课时计划在第十周结束,整个授课时间比较紧凑。为此,期初拟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采用“轻车简行”的办法学习课程,即授完课只做学习指导一本练习册,避免学生机械学习。在课堂上,着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1.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期中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从检测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字形掌握不够,错别字很多。因此我充分利用写字课和早读课抓学生的字形。字义的理解对文章的感悟很重要,而现在收入的课文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词,在家庭作业中有些孩子的词语解释就是一味的抄参考资料或字典,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针对这一点我具体教给孩子方法,真正实行还有待于个人,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会自觉完成,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严格抓紧每天下午的练字时间。课余让他们练写字帖。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2.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搜集自己小学六年的成长资料制作毕业纪念册,学写毕业赠言,自己策划毕业晚会等。虽然具体内容有些欠缺,汇报成果不太完美,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各项能力有所进步,明显感到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在综合性学习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策划的能力等。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则始终在整个学期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内容。
(二)习惯培养,拓展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习惯的培养,知识的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还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经典诗文朗读。
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每天早读前十分钟,朗读经典古诗文,背诵古诗文,既能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高尚品质。
2.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教材专治不读书)必读书目自然而然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3.坚持写日记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事、人、景、物……经历了不一定能记住,可是日记会帮我们记录下来,日记就是每个人的一部成长史。坚持日记不仅能记录生活,表达思想和情感还能积累知识练习文笔,发挥想象丰富头脑好多作用。最主要是培养了孩子好习惯——恒心和毅力,习惯之养成,诚非易事。
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子苦寒来。”期待经过辛勤的耕耘,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