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圆觉经》day7

读书笔记|《圆觉经》day7

作者: 美琦名曰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23:43 被阅读0次

清净慧菩萨提出了第六个问题:“圆满觉性是完全一样的吗?一切众生、菩萨、如来的觉性有什么差别?”

佛陀说:“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圆满觉悟的自性,是性有,不是实有,是无处可取,无处求证的,是随缘而起的。在真如实相中,没有菩萨和众生,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菩萨众生都是幻化(虚妄),幻化的都是虚无的,都是会消亡的。既然都会消亡,那么就是无处可取证的。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妄想有实在的自我和爱我的人,当不知道念念有生灭,就产生了憎恶爱恨,沉迷在五欲当中。只有遇见了善友,明了了诸法起灭,就能正念以达到断除无明。这时候众生就会知道法界清净,但也不能执着于清净,一旦执着清净,就又会成为自己的障碍,不会进入圆觉境界。这就叫做“凡夫随顺觉性”

“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一切菩萨知道像众生那样执着清净见地是一种障碍,他们心中断绝了这种障碍,但仍然执着于“断绝执着清净见地”这件事,所以他们还是不能达到自在境地,这种觉性是“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如果像上面一样,有观照有觉知都是执着都是障碍,那么菩萨如果能经常洞察万物,却又不执着于内心,这些观照和觉知就能同时寂灭。以断灭障碍的心去断灭所有的障碍,就没有障碍了。这就是“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不管是正念还是妄念,都是解脱,佛法精进还是退失都是涅槃,智慧还是愚痴都是般若,无明和真如都是同一种境界.......如果能这样看待一切,看待一切实相都是虚空,这样法界平等的智慧,才是“如来随顺觉性”。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一切菩萨和众生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起妄念,也不刻意息灭妄想心,不在妄境特意去计较分别,也不去辨别是否真实,他们能在听了这个法门之后,确信并能领受修持,不产生惊畏心,这就是“随顺觉性”

“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如果众生已经供养了像千百万亿恒河沙那样的多佛和菩萨,积累了很多的功德,这就是达到了“成就一切种智”的境界。

所以圆满觉性在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佛陀的回答既是对清净慧菩萨问题的回答,是对众生修行程度的分类,也是对渐修提供了一个模板——达到什么样的行为程度就修到了什么样的觉性。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圆觉经》day7

    清净慧菩萨提出了第六个问题:“圆满觉性是完全一样的吗?一切众生、菩萨、如来的觉性有什么差别?” 佛陀说:“善男子,...

  • 大乘经典《圆觉经》四句经文,了悟“圆觉”智慧,人人皆可成佛!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又称作《大方广圆觉经》或是《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经典。是记...

  • 圆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罽jì宾三藏佛陀多罗 译 炉香赞 炉香乍爇ruò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

  • 圆觉经

    人生来不是有罪,而是有缺憾,不完美,不圆满,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有业,有善业、恶业,以及不善不恶的无记业,这个业不是罪...

  • 圆觉经

    圆觉经原文 唐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 圆觉经

    圆觉经原文 唐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 圆觉经

  • 圆觉经

    圆觉经原文 唐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

  • 圆觉经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

  • 圆觉经简介

    圆觉经简介 总揽 佛的核心是智解或者觉救(觉悟救世),通俗的说就是看透,就是想开,这样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就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圆觉经》day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wk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