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半专业设计史

半专业设计史

作者: 雷帝3H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03:14 被阅读0次

    摸到了设计的门槛

    08年的夏天,为了尽快摆脱学校的“慵懒”生活,还没有毕业就去了几家公司应聘。面对着就业公告栏,几乎没什么选择余地,清一水的全是装修公司的招聘信息。

    去过的每一家公司都要人,但是也跟统一了口径一样不会让你直接做设计,设计师助理没有工资,需要的也寥寥无几。面试的经理会找一些基础知识来“拷问”你,例如知道什么是大芯板吗?知道木工是怎么做柜子的吗?背板的白色是什么?在被问的一脸蒙逼之后,也没信心能做成助理了。

    找工作的兴奋很快被疲惫所替代,最终被一家看起来很大的公司经理成功忽悠成跑业务。这家公司的入职培训看起来颇为“正规”,为期一个星期至十天。并且告之我们,最后通过入职培训的人只有十分之一。

    培训为期一个星期至十天,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场,晚上加班跟着部门主管分享心得(很少轮到我们说,只是听着经理或者主管在传授经验)。作为套餐公司,传单上的信息倒背如流,对于客户想要的初步预算也能张口就来。经理还不忘给我们一个“好好学习”的理由:培训结束后合格者这期间是带薪的,而不合格的人会被清退。最后是,能够坚持下来,即能合格,因为很多人不是被清退而是主动退。十天后,我很“荣幸”地如愿当上了业务员开始实习。

    当上业务员以后,踏踏实实干了五个月。内心始终想做设计,一直在等待时机。终于让我等到,公司当时的设计总监转战“真正”的大公司DY学习经验,做为他的助理一起进入该公司,我记得当时经理跟我说了这个消息,几乎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似乎准备好了随时待命。

    (后来与这个公司结下长达五年的不解之缘)

    第一任老师的不欢而散

    在那以助理的身份仅仅工作了一个多月,09年春节回家过年之后就没再去了。记得当时接老师电话的时候很紧张,是在回Z市的火车上,表示不想再回去了。而对方很生气,责问我为什么不早说。事实上年前他找我谈话的时候,提过第二年的去留问题,我记得当时没有表态,只是说考虑一下。因为公司的确很吸引我,快节奏的工作氛围,每个人工作的时候甚至是小跑的,尤其是助理,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知识,这在之前的套餐公司是绝对无法比拟的。可是我跟老师相处的这段时间,却不是很愉快。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中午不到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反复完善施工图,可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只有责怪与质疑,显然当时的我并不愿意时刻被批评。

    邂逅第二任

    第二任老师的脾气超级好,因为做业务的时候也有过“供需关系”,比较熟悉,对我是知无不言,把全部的“技能”倾囊相授。我顺利地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效果图,当时用的软件是3D+Lightscape。

    白天我们经常出去量房,或者做一些户型方案和预算,并没有时间做效果图,所以晚上去他们家好几次,用我的三脚猫厨艺给他做两道菜。还记得他妈妈夸我,说我这么小就会做饭,还做得这么好,杨安都快三十了,还不会做饭。

    我说,杨哥有福气,有你照顾,根本不用自己做,我在老家的时候也没做过。

    快两个月的时候,他就“赶我”走了,说已经没什么可以教我的了,你快去找工作吧,如果没有熟悉的单位可以帮我推荐。我至今感激涕零。

    在当时,很多做助理是没有工资的,也不受公司编制,如果效果图施工图独立做的话,也只有微薄的作图费,大概五百左右,这在今天一定是很难想象。有人说当时的消费也低,对于今天的确是低了不少,工资1500基本够用。

    但是作为一个Z漂来说,租房子吃饭就要将近1000了,电话费路费日用品,偶尔的“交际费”,没有工资就是只出不进,很快做业务积攒点钱就花的所剩无几。在可以独立做设计师的时候,连买电脑的钱都没有,而且我清楚的记得买的第一台联想笔记本,就要7400大元。

    时至今日,我一直认为进入这行的“带头老师”很重要,他的观念和工作方式能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设计的方向只有两条,一条是家装的“签单设计师”,不管从业务还是助理开始都是必要的门槛,这类型的公司只问业绩,不问专业。几乎所有的设计知识都是自己摸索积累的,这其中也包括同行的交流分享;

    另一条是“设计院”,有很多跟其模式相近的“工作室或设计公司”,我称之为“定向型设计师”,俗称“设计型”。设计师往往在一类项目领域拥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比如某某公司擅长做民宿,某某公司擅长做新中式。公司在这种“定向”上深耕细作,也是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专业设计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wr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