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海无涯”,就是说人的一生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就文字而言,哪怕你读博读研,我估计你也会有不能读懂不会解释的文字。像我这样的文化水平,不会读不能懂的文字就更多了。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一个词语就让我似懂非懂。这个词语是“噤若寒蝉”,照我的理解,这个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但正确的解释却难说得准。网上查看了一下,它果然是一个贬义词,它的基本解释是:像晚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响,形容受到压制不敢作声。“噤”字右边有个“禁”字,肯定是不说话的意思,但“寒蝉”我的理解是寒冬里的蝉,而正确的解释只是“晚秋的蝉”而已,相差较大,而且晚秋的蝉都是一声不吭或者一声不响的吗?这个我就更不清楚了。这已经不单纯是文字的问题了,而是大自然的问题了,也是阅历、学问的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