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有一部纪录片,《与蜗牛同行》,看完颇有感触,讲的是一册杂志《蜗牛》的故事,它的焦点是“渐行渐远失落的民艺”,创建者看起来非常年轻,自费创办期刊,筚路蓝缕,艰苦万分,让人十分敬佩。
只感到羞愧,自己竟微小到如此,无能为力到如此,为无法继承老祖宗们的智慧,而惴惴不安。这篇文章无法展开太多,也只是皮毛想法。
失落的蜗牛西方把歌剧,古典音乐,西方绘画当成他们的文化美学教育的部分,而我们的教学,除去个别,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轻视是显而易见的。戏曲,民乐,书画等等,被归类到“国学”之中的种种,艺也好,道也罢,很多只作为肤浅普及,甚至小众了解,更甚有妖魔化,偏颇解读,这是十分遗憾的。
失落的蜗牛在澳门的历史文化街区,当然不仅仅是那里,一座座一两百年的历史的教堂,庙宇,音乐厅,旧市政府民宅,最大限度地维持着原有外观,人们依旧在里面祷告,听音乐会,购物吃饭居住。在那里,老建筑和他们记忆里的艺术活动,依然有尊严地活着,历史因而不会停止流动,而有了体温。
虽然港澳台地区的文化夹杂了众多西方元素,并不完全程度上对中国文化妥善保存,但撇开分类上的局限,这种将文化融入生活的习惯,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意识。
失落的蜗牛很多人现在都在讨伐文明的失落,并未有足够嘹亮的声音说明自己的立场,客观因素也好,主观因素也好,拿出实际方案的也不见实施,其实,大部分人,都只持愤青观望的态度。无关乎温饱,无所谓精神。
我们和失落的文化,总有一定的距离,距离,必须要有两方的站位才能形成,成为孤岛,双方都有原因。
社会在前进,旧的东西总在不断退场,但这里似乎有个轮回,人们着急慌忙抛掉老东西,暮然回首,才觉得以前的可贵可惜。
《蜗牛》是一个好榜样,然而也只能是扼腕叹息的结局。
失落的蜗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