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师友开始写小说,就也注册申请,通过后,先要求写两万字,大概是看一下有无功底。前八千字写得基本顺畅,昨天一天写了四千字,现在才写了一万两千字,但明显感觉已经江郎才尽。
看看网上动辄几百万字的文章,真是佩服他们。长时间低头写字,脖子也是酸疼,看起来干什么事情都不容易。
联系了一位作家,请教写作,让推荐一下书单,没想到他直接问是否愿意跟随他学习写作,问多少银子,也没说。
各行各业都在内卷,不知道交了费有没用,之前报过一个班,感觉收益不大。
虽说文无定法,感觉还是有技巧,象拳师一开始练基本功,一招一式是有讲究的,熟练了,怎么去打,随影附形。
目前选的几种功课都是自己喜欢的,也是摸到了一些门径。时间和体力需要合理安排。
看到一位师友600天要挑战考医师证,缴纳了一笔不菲的学费,每天展示学习内容,看到最后,还是又回归到大家认可的学习方法。返家后,继续自己的学习,每天医学学习要不低于四小时。
去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位书法学友,几个月时间,经常一起切磋,他把学习心得和盘托出。比交了几千元到北京去参加面授班都实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能生巧,打开眼界,借用他人的方法,踏实笃定落实。
总结出来的要去实践,这也是来之不易,有的是在一次次被割韭菜之后,才总结到的经验教训。
多年前曾随身携带一位作家文集,随时阅读,逐渐训练出了语感,写出的句子有他的特色,那时还流行散文诗,诗人出身的作家善于浮想联翩,很多文章都是虚构的成分很多,坐在书斋,随手都是一篇,最终学不得他的写法。另外一位擅长传奇故事,一时成为当时的网红桥,后华丽转身另辟蹊径,在写作上谋得一席之地。当今网络时虚构一些故事,几乎没有什么人相信,还是纪实类比较好写。
昨看上海一读书会,之前是读古籍,转身读教育类书籍,看起来都在摸索,厨师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做菜,要看顾客喜欢什么菜,市场的选择为首选。
家乡的春天的气息已经有了,赴南方学习的家人,已经组团去赏花了,边疆的雪却越下越大。十里不同天,忽然想到腿疾是不是去年在这里被寒气所袭,山上光秃秃的,树木都不正常,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与大自然扳手腕怎么可能取胜,这样看来,及时离开,还是一件好事,这么忽寒忽热的天气对人体的伤害是隐形的。
今天就是二月二了,龙抬头的日子,忽然总结了这么多,这么看是要开好运了。
择一时日,谋一大事,就在今天就在今朝,天不负人,诚不欺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