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饮食文化:中秋节与重阳节

中华饮食文化:中秋节与重阳节

作者: 闲读与苦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7-06 08:41 被阅读0次

    中秋节食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中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晋时亦有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点塔灯”、“舞火龙”等节庆活动,其中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古时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四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枝、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中秋吃月饼,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

    明代以后,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更多了。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赏月助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通宵游赏。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同白天没有两样。可见百姓中秋夜赏月的盛况。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

    重阳节食俗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人民间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有一位乐善好施的老人在九月初八夜得一梦,梦见神仙对他说,明日全村将有瘟疫降临,你可携全家登高以避之。老人如其言,率全家登山,晚上归家时见全村人畜皆死。此后,“重九登高”便成了中国人的重要习俗。由于许多地方没有山,无法登高,老百姓就想出以“糕”代“高”,吃糕就等于是登高。

    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未完待续……

    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饮食文化:中秋节与重阳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ww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