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平等看关系

从平等看关系

作者: troul | 来源:发表于2022-02-20 13:34 被阅读0次

    现实生活的交易是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在最开始物物交换的年代,双方基本是认为这两个东西的价值是匹配的。

    后来有了货币作为一个中间媒介,使得交易更方便,更容易衡量了,整体来说每一次交易还是基本匹配的,也许会有些许的波动。不过从长久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价值10块钱,可能波动价格是8到12,这让我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情感关系上,存在这种平等么?

    《穷查理宝典》里查理芒格总结的人生处事原则中有一条对等原则,即,你如果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倾向于对你好。反之亦然。美国独立宣言中有一条“人生而平等”

    要去论证平等原则,好像是有点困难的,不过理解倒是显得更容易一些。我们给予别人更大的平等的尊重。也是希望自己在处于弱势的时候,也能得到平等的尊重。这无疑是很有安全感的

    感情中好像也是这样。一段感情有付出,也要有收获。每个人谈恋爱总是图点什么的,颜值,经济地位,情绪价值?这些都是一个人能带给别人的价值,有利他属性

    经济学家可能不喜欢这种分类,不好衡量,情绪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很难量化,既然没有办法量化,又如何论证平等?

    但这是符合朴素的直觉的。谈恋爱,我希望对方优秀,又能对我好,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当然,如果对方太优秀,方方面面都很好,而我有点不匹配,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些自卑。

    那姑且把这当做一种广义上的平等好了,有付出,有收获。带这种视角去看关系,会发现很多故事是惊人的符合平等原则,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吧

    苏格拉底,古希腊大哲学家,非常优秀,那按照平等的原则,是不是匹配他的女生也非常优秀呢?显然,平等原则不是这么用的。平等不是绝对的公平,更像是一种你情我愿的交易。同时平等也不是很适合预测,更适合解释。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雅典城邦最彪悍的女人,他觉得这样比较能够修炼自己的品行。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你情我愿的平等

    有意思的是,这种平等不单是亲密关系,其实任何一种关系都是这样。

    说点苏格拉底的周边,先说点当时的历史特殊文化环境,当时所谓的“爱情”其实是男人之间的交往,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记录了一种当时很流行的一种男人之间交往形式,叫做“会饮”

    “会饮”一般由年轻俊美的后生设宴款待年长有德行的长辈,宴会当时一般是有别人作为见证人。在宴会上,年长有德行的长辈会教授后生人生的道理,而相应的,宴会结束之后,后辈需要服侍长辈,包括一起睡觉。

    这是当时约定俗成的那种规则,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的交换。但苏格拉底是一个另类,当时有一位年轻的将军看上了苏格拉底,于是设宴款待苏格拉底,宴会结束后,苏格拉底留宿,但是并没有发生什么,而是毫无保留的给这位将军讲了一晚上的道理。这个故事慢慢演化,也成了后面“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一个代表。当然,“柏拉图式精神恋爱”本身是一个很有概括性的词汇,于是我们记住了形式,原本的故事反而没那么重要的,我觉得也挺好,文化自有他的生命力嘛。

    而去看这段关系你会发现他们其实还是基于一个平等的原则。苏格拉底教育别人,同时自己收获喜悦。不也挺好,有种道德上的高风亮节

    不平等会如何?平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PUA和“渣”

    现实生活中有那种极不平等的关系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亲密关系是整体匹配,但是偶尔也会有局部匹配或者降纬匹配

    我一直认为那个观点是平等不等于绝对公平,颜值高的不是一定要找颜值高。恰恰相反,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对方吸引我们的一个原因是他恰恰有我们没有的气质。一方缺钱,一方向有钱。一方性格温和,另一方就主动。

    整体的匹配是在于,颜值,经济地位,情绪价值匹配。被人诟病的PUA的那一类其实也是一种匹配的,一方给情感,另一方付出其他东西,而一般情况下是图色或图财。

    有的人会在开始就筛选用户。选择那种内心缺爱,其他方面可能会比较突出的类型。从而通过情感的付出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女生对于男生也是一样的,不过如果女生一般更多是拿情感等换钱。

    很多恋爱其实是这样子的,如果双方需求明确,这并没有什么让人诟病。

    而PUA或者让人觉得恶心的地方,其实是因为欺骗。这并不是真正的平等,就好比正常公司交易是互相了解,签完合同,双方履行自己承诺。而PUA的一部分执行者从始至终是一个皮包公司,签完就跑路了。我们所唾弃的这种商业的欺骗。

    “欺骗”在于他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包装自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有这么一段老套路(以下一段是引用他人的一段复述):如果女生不强势没主见,就强势引领。如果女生内心比较独立,就装柔弱诉苦扮可怜,引起同情心。如果女生是知识女青年就带她体验流氓的生活,如果女生生活阶层一般,就带她体验高层次生活。表现出受女生欢迎的情况pua里的技术叫预选,专门征服高分女生用。用尽套路的目的是什么,成了少奋斗,不成也睡了,里外不赔

    “渣”是另外一种方式,是一种局部匹配

    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的匹配,其实有的,比如某些精英人士已经结婚了,找第三者,玩婚外情

    然后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是模仿经济学的汇率不可能三角(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独立,汇率,资本完全流动不可能同时满足)设计的婚外情“不可能三角”

    即高质量异性,情绪价值,权力和经济利益三者最多只能给两个。

    当第三者,对方有地位的,给钱不给情绪,给情绪不给钱。情绪和钱都给,那一定是没什么社会地位的。

    三者都要给,那得有一个位高权重的老爹,还得是独生女(这个例子为引用,整体还是一个平等匹配原则)

    某些具有资源优势的人,拿资源去换一些想要的东西,很正常。我把它称为局部匹配是因为,资源优势的一方,其实在降维跟别人相处。这跟真正亲密关系有所不同,真正的亲密是全方位的卷入,而局部匹配,一方只出了部分的资源,另一方已经没有更多可以付出,整体是不匹配的。但是为了相处下去,一方降低了自己的付出。

    更无奈的是,如果整体不平等,自己不如别人,还想要对方的全部,其实是一种妄想

    平等甚至还是一种被动技能,因为只要一方觉得不平等,都会倾向于结束这样关系,而这种关系能够维持下去,就一定是一个平等的。

    这是那群把PUA作为一种手段,可以拿情绪换财换色的原因。我付出了,你也总是想付出的

    有人说那不付出不就可以了吗?让对方无条件对我好,我什么也不给他,不是有舔狗么?很简单一个原因,或者这不能持续,或者会认为对方没有价值,也可能两者都有。他愿意这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对于女生一点点好就感动的不行了,不断的付出,那也是他自己的逻辑自洽,碰到这样的人倒真是可遇不可求,不过问题是有女生会喜欢吗?反之亦然。想想不喜欢的原因,对方没什么价值,那还不是因为自己看中这个平等的原则,认为价值的匹配很重要。。

    有时候我们的苦恼来自于一些错误的不自知。我以为我很好,值得你全部付出,可是你不这么觉得

    所以我还挺喜欢一句话的“把自己当做一个成年人,也把对方当做一个成年人,先谈匹配,再谈感情,这是成年人的处事规则”

    经济学有一个理性人假设。默认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借用这个,我也倾向于把他人当做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追求平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

    而经济学基于这个假设的一个发展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通过演化,我们产生了贸易,产生了商业,产生了现代的经济社会,把资源送到了最需要他的地方。这是亚当斯密时代就提出来的观点,商业社会不用靠感情去维持。

    而基于每个人都是成年人的一个假设。我们才能发展出平等,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还是一样的,不能论证是否正确,只能举例)

    比如咨询关系其实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

    所有心理咨询关系都是一种亲密关系,但咨询关系不混乱是因为双方把自己需求讲清楚了。来访者给咨询师钱,咨询师给来访者情感价值

    情感其实也是可以有价格的,只是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总觉得感情里面谈钱就俗了。感情是无价的,讽刺的是,只要你认为感情是无价的,对方如果知道这一点,就可以拿这个来剥削。

    PUA不就是么,既然你放不下,那就多给点钱吧。有不少家长对于孩子也这样,我生你养你了,你就应该给我钱不给就是不孝顺。

    比起无价,明码标价简直善良太多,当然事得辩证的看。这个事自己心里清楚就行,谈恋爱可以看看自己付出什么,得到什么,双方需求是不是匹配,要真非得有转账之类的,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警察叔叔可能不太乐意。

    说的好听点,我们不用标定情绪的价格。但要认识到情绪的价值。

    其实想清楚了这个平等原则,看待关系,有了一份更简单的纯粹。比如我现在在学习心理咨询,那么我可以给别人提供的是一份情绪的价值,但同时我希望得到的是一份成长,或者对方回应我情绪价值。

    这样,我就可以很放心的去交朋友,我知道这样的朋友是平等的,这样的关系是可控的。

    如果不匹配,那我也一定要克制自己给的这种想法。平等是有接受也会想要付出。

    而不知道付出什么的时候,就会落入到一些习惯的操作,而谈恋爱基本上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东西。所以关系就自然而然往更亲密,更混乱,更暧昧的那种方向去发展。这就有点糟糕了,并不想要。要了还得给,并不想接受这个。没办法,平等是深入在潜意识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平等看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xv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