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读书
心理咨询中同感共情有什么特征?

心理咨询中同感共情有什么特征?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7-17 09:58 被阅读0次

平等

本文继续,聊聊同感共情的特征。首先咨询关系不是权威关系,而是平等关系。

因为平等是尊重,理解,中立,客观的保障,如果一旦变成权威关系,类似医患关系,师生关系,来访就更需要也更期待接受咨询师的指导。

这就违背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原则,因此,同感共情中,要培养和完善自己平等待人且真诚表达的能力。

之前上班有一家公司,他们特别喜欢自称老师,觉得自己本来就应该比来访者,更懂得,更理解,更能指导来访的生活。

我当时觉得很不喜欢,但其实不能说清楚,我的不喜欢是因为什么?现在知道,他是生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高姿态,来指导来访,如何过好他的人生。

这不算错,毕竟帮助别人是对的,不因为方法而无视了帮助本身带来的价值。只是不能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因为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助人自助”。

我认为不管多大的帮助,最终每个人都需要自己面对自己的人生,一个人面对一切。所以自己有能力,自己的强大,是非常关键的。

互动

同感共情不是单声道的,而是互动的。同感共情是在互动交流中表现出来的。

这种交流需要咨询师敏锐地观察来访者的内心冲突与变化,并时刻做出相应的回应,以极大强化来访者的主诉欲望。

因此,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实践中,学会主动回应,及时反馈,用心伴随来访者。作者岳晓东老师曾指出:

如果患者感到被误解、无效的倾听,对治疗关系是有害的,不积极的关注也是对患者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最初了解心理学是为了应对自己的情绪,当时情绪很不稳定,就是在各种情绪之间游走,焦虑,抑郁,烦躁,愤怒,恐惧,轮番在我身上呈现。

身处这些情绪中,好像没有一天是平和宁静的。随着自己写作和学习的不断深入,现在可以基本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觉一切都在射程内,都在掌握之中。

深深的感觉,我的情绪是我自己的责任,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平和宁静的生活,也是自己可以给自己的。

当我能做到这一点,能在自己心里抚平那个带着敌意的钩子,就会发现这世界上真正让我生气的人和事情其实很少。我不想生气时,没有人能让我生气。

真诚

同感共情不是表面的,虚伪的,而是真诚的。它要求咨询师能够真情实意地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其喜怒哀乐。

如果同感共情没有真诚,就相当于大自然中没有空气,世间一切都将变得苍白无力,生机全无。由此,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中,学会真诚待人,实话实说,以博得来访者的信任。

以前曾接触过企事业单位的一个人,跟他聊天,感觉距离很远。好像他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的,明明现实是这样,他偏偏说是那样。

能够知道他说的很正能量,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但距离很远,好像活得很假,带着一层厚厚的面具,而用尽我的各种方法都触摸不到他真实的存在。

不自觉地与他拉开距离,我想让自己真实地活着,所以会不自觉的离开假的,一眼能看出戴着厚厚面具的人。

但现在一想,人没有办法真实地表达自己,本身就是一件让人不爽的事情。带上一层厚厚的面具,想必也是环境所迫,不得已戴上的。

因为如果他不戴上这种面具,可能很难在那个环境中生存下去,活着本身就是不容易,就不要要求那么多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要求只是一种我封闭通往他世界的大门的一道锁,没必要给自己的世界上道锁,这样不利于我打开自己的世界,我要有的是自己的成长。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曾经说“重复就是力量”。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来访者的话,既没有站在来访的立场上,感同身受,也没有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这种重复是不能达到同感共情的效果的。

在心理咨询中,重复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如果你也想知道,请关注支持,谢谢你的欣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咨询中同感共情有什么特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zi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