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寿险行业知识总结1

寿险行业知识总结1

作者: 蒋仁钢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6:44 被阅读0次

一、理论依据

1、凹函数的詹森不等式。

经济学中的凹函数为凹向原点的函数,对于凹函数而言有一个有名的不等式,称为詹森不等式:F(E(X))≥E(F(X))(也就是期望值函数大于函数的期望值),令其中的F函数为效用函数,E函数为期望函数,即可得到效用函数的詹森不等式。而一般个人均为风险厌恶者,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恰为凹函数。对于期望效用函数而言:期望值效用大于等于效用的期望值。

假定投保人现在的财富是W2,如果未来发生损失,则财富降为W1,对未来期望值为E(W)。

不投保的情况下:个人未来的效用取决于损失会不会发生,但这是不确定的,所以现在的效用就是未来不同情况下效用的期望值,也就是A点和C点对应效用的期望值,这就是B点,在大小上等于E(U(W))。

投保的情况下:如果现在支付一定的纯保险费(所谓纯保费,也就是说对应未来预期损失的保费),把未来财富量确定在E(W),对应的效用为U(E(W))。

通过之前的詹森不等式知道U(E(W))≥E(U(W)),也就是说虽然期望损失(W2- E(W))是一定的,但消费者购买和不购买保险的效用差别明显,购买保险的效用明显要好。

在上面的逻辑之下,保险公司作为风险中立方,就可以要求风险规避方支付更多的保费,这便是附加保费的来源。从图上看,点B对应的效用和US相同,E(W)-US就是理论上最大的附加保费规模,也就是保险公司希望赚到的最大的钱。

所以,保险行业的本质,基本上也可以概括为:风险中性的保险公司,赚风险规避的投保人的钱,也满足了投保人的效用需求。有供给,有需求,行业自然生长。

2、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

保险公司通过承保业务,将个人面临的同质化的风险进行汇总,而汇总后的风险和分散的风险最大的不同即是风险实现了可度量。为什么对个体而言不好度量的风险,汇总后就变的好度量呢,关键在于统计上的两个定律: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律。

大数定理用来说明,样本够大的时候,样本均值可以代表总体均值,且均值有向总体均值趋近的规律。

而中心极限定律更为具体,它说明了样本服从于正态分布,这样对超出均值一定范围的概率便可以进行度量。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保险的价值视角之一:行业立命之本

二、内含价值的概念

1、均衡保费

保险人将人的不同年龄的自然保险费结合利息因素,均匀地分配在各个年度,使投保人按期交付的保险费整齐划一,处于相同的水平,这种保险费即为均衡保险费。

2、责任准备金

由于人寿保险采取均衡保费的缴费方式,因而在投保后的前期,投保人缴付的均衡纯保费大于自然保费(或支出),经过某个时间点后所缴付的均衡纯保费又小于自然保费(或支出)。

对于投保人早期缴付的均衡纯保费中多于自然保费的部分,不能作为公司的业务盈余来处理,只能视为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负债,须逐年提存并妥善运用,以保证履行将来的保险金给付义务。这种逐年提存的负债就是寿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保险保障基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是寿险公司对投保人未来的预期负债所做的准备,其中包括了投保人到期本金、保单利息、分红特别储备和万能平滑准备金、死亡赔付、经营费用等。

寿险公司为投保人的生命提供保险责任,并通过投保人的生存概率和保费投资收益获取收益。其对于一个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监管部门不允许寿险公司的经营出现剧烈的波动。所以在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计提中,监管部门对若干未来假设的要求是相当保守的,比如保监会规定:保险可投资资金的未来总投资收益率预估假设不得超过2.5%(这也跟险种有关,现行费率已放开至3.5%)。

这种假设等于提前假定寿险公司未来投资盈利能力较弱,为保障投保人的利益,现在必须计提大量准备金,确认为保险公司的负债。而实际经营中,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远大于此,所以随着经营期间的推进以及保单的到期,大量原来假设计提的寿险责任准备金负债被释放出来,变成了当期利润,进入所有者权益。所以,寿险责任准备金的保守计提原则,延后了寿险公司的利润确定。

一般来说寿险公司的负债中有90%左右都是计提的责任准备金。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中国平安是一张高收益债券2

3、内含价值的由来

由于责任准备金的计提,再加上佣金和其他各类费用的支付,导致寿险保单前期利润基本没有甚至亏损。随着时间推移,之前计提的责任准备金就会逐年被释放出来。所以寿险业务不能仅仅根据净资产进行估值,而必须考虑存量保单的未来价值(也即有效业务价值)。这也就是内含价值的由来。

4、内含价值的分解

按照中国保监会《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的要求,内含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自由盈余、有效业务价值和要求资本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的余额。

自由盈余为净资产去除要求资本(或称为偿付能力额度)的部分,即:
自由盈余=资产价值-负债-要求资本(或称为偿付能力额度)

有效业务价值为基于最优估计下的有效业务未来利润的折现值,即:
有效业务价值=有效业务未来利润的折现值

要求资本的成本(或称为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可以理解为要求资本(或称为偿付能力额度)的机会成本损失,即:
要求资本的成本=要求资本-(未来释放的要求资本和要求资本的未来收益)的折现值

综合以上公式,可以得到:
内含价值=自由盈余+有效业务价值+(要求资本-要求资本成本)
=(资产价值-负债-要求资本)+有效业务价值+(要求资本-要求资本成本)
=调整后的净资产+有效业务价值-要求资本成本
=自由盈余+有效业务价值+(未来释放的要求资本和要求资本的未来收益)折现值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杨步青:解读内含价值评估报告

相关文章

  • 寿险行业知识总结1

    一、理论依据 1、凹函数的詹森不等式。 经济学中的凹函数为凹向原点的函数,对于凹函数而言有一个有名的不等式,称为詹...

  • 寿险行业知识总结2

    三、偿付能力充足率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偿付能力充足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最低要求资本。 保险公...

  • 寿险小知识

    学完一课的寿险知识后,将寿险种类总结分享如下: 寿险的定义: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期内生存或者身故,由保险公司根据契约...

  • 和悦冷知识:身为男人,你需要一份定期寿险!

    敲黑板·本期知识点: 定期寿险的定义定期寿险的功用与价值定期寿险的

  • 【100】早五晚十:你了解寿险吗

    今天我来总结一下寿险: 1、定义: 寿险全称就是人寿保险,就是以被保险人的生命为保险对象的保险! 2、分类: (1...

  • 2333

    安全技术总结 一、常识 工商管理行业常识 互联网行业常识 信息安全行业常识 二、知识 1、漏洞 漏洞定级及相关标准...

  • D1 寿险行业点滴感悟

    加入寿险行业快5个月了,对我的触动超过以往任何行业。 1. 世界上最难销售的产品。 保险真是世界上最难卖的产品之一...

  • 测绘行业知识总结

    专业名词解释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

  • 支付行业知识总结

    1、什么是MCC码? MCC是Merchant Category Code的简写,中文名称是商户行业代码。全国有几...

  • 保险知识——寿险

    因为寿险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经济支柱身故导致家庭的收入永久损失,最主要保障年龄段是有收入的年龄段,过了60岁之后大人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寿险行业知识总结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ya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