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窥见姜文心底的温柔

窥见姜文心底的温柔

作者: d83f99744840 | 来源:发表于2019-12-25 22:02 被阅读0次

    如果说《芙蓉镇》让姜文声名鹊起,那同张艺谋合作的《红高粱》则让他成功登顶一线。

    1990年,27岁的姜文在演完《大太监李莲英》后,两年没有接戏。

    他开始想要完全主宰一部电影。

    演而优则导势必成为流行,但成功的却是凤毛麟角。聪明的姜文深谙这里面的逻辑。最终让他下定决心导戏的,有两个重要契机。

    第一是即将到来的而立之年。

    在中国,30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具有很特殊的意义。既然演员姜文已经立起一面旗帜,在那个时间节点,他极度渴望获得来自另一个维度的肯定。

    第二是谢飞、张艺谋等人对他的不断撺掇。

    90年代的导演们都在诉诸文革的疯狂,姜文却在胶片的方寸之间勾勒了一个躁动青春。

    1993年,他终于开始执导人生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故事改编自王朔的《动物凶猛》。

    很多人说《阳刚灿烂的日子》是姜文与王朔叠加的青春印记。但其实马小军远不只某一个人那么简单,他甚至代表了一代人青春的凝结。

    这代人有一个共同标签,他们都是大院子弟。

    北京军队大院是五十年代后兴起的一种特殊文化,而这种文化,撑起了中国半个娱乐圈。

    新中国以后,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北京迁入大批军人及其家眷,他们被集中安置在长安街沿线。在大院子弟的青少年时光里,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在他们头顶上方。

    如果说北京在寻常百姓眼里是一座辽阔的都城,那对于大院子弟来说,这里更像是以长安街为靶心辐射出去的一座城池。

    北京对于他们来说具有极特殊的意义。

    所以王朔曾说:他们当时管大院以外的人们叫「老百姓」。

    不管是58年出生的王朔,还是63出生的姜文,他们都是被时代选中的人。

    所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第一个镜头,便是苍穹之下毛泽东的一只大手。

    姜文并非要重现那段历史,他只是选择缅怀自己那段柔软的青春记忆。

    这是一代人青春湮灭的故事。

    主人公马小军的骨子里有着极大的英雄主义。

    他偷戴父亲的军章,像模像样地敬礼演习,他最大的幻想是中苏开战,然后理所当然地成为新一代的战斗英雄。

    这其实是部队大院意识形态上的熏陶结果。

    姜文后来的作品也确实证明,枪在他心中是近乎疯狂的浪漫存在。

    支撑这种英雄主义的,不过是翘课、打架、谈论女孩,整天无所事事的闲逛生活。

    情怀建立在虚无之上,注定要为悲剧买单。

    所以《阳光灿烂的日子》是轻浮的,姜文在反思:是什么左右了青春的这个基调?如果我们在这个季节没有浪漫、没有幻想,那这段日子是否还有意义?

    如果我们没有迷惘过,很难说我们真正活过。

    马小军游走在不同人的家里,用恶作剧的方式填补自己无聊且孤独的青春。

    姜文特别喜欢呈现孤独的画面感,在他的电影里,故事的结尾从来都是一个人。他总是处心积虑地在表达:人,生来孤独。

    而青春,或许注定迷惘。

    尤其是青春被那个时代的疯狂所裹挟时。

    所以那场孩子们的狂欢,他把画面拍的那么「不伦不类」。当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背景音乐响起,马小军等一众孩子穿着宽松的军装,又是跳舞、又是翻筋斗,多少有几分妖魔化的味道。

    如果爱恋是一场高烧,那青春一定是用来感冒的季节。

    所以马小军在于北蓓的挑逗下心中翻江倒海脸上却波澜不惊。

    他对着米兰的照片发呆,窥视她的身体。

    又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落寞。

    他在米兰面前冒着生命危险逞一时英雄,他与刘忆苦争风吃醋。他喜欢米兰,也讽刺米兰。

    见不到她会焦灼,见到了更焦灼。

    17岁的夏雨本色出演那个少年,他将其成长中的心理活动演绎的无可挑剔,并凭借这部电影一举斩获威尼斯电影节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而《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是在199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十大佳片之首。

    这是一个主观至上的意识流故事。

    影片走到高潮,马小军和刘忆苦因为米兰互扇耳光,并要叉了对方。王朔在此来了一个神转折,他用一段理性的回忆重新打开这个故事。

    所有的情节全部被推翻,变成了另一个版本。矛和盾同时对准马小军,原来他一直在「篡改」自己的回忆,根本没有办法还原现实。

    他终于将单恋进行的荡气回肠,像梦一场。

    观众则是在虚惊中喝彩:这他妈也可以。王朔不愧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但故事远没有结束,真正的高潮才刚开始。

    马小军要去强奸米兰。

    在王朔的小说里,马小军成功了,因为这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动物凶猛」;而姜文只是让宁静露了一下胸,他所呈现的,是姜文式的阳光灿烂。

    青春到底是什么呢?

    他是马小军的纵身一跃、是于北蓓嘴里的烟圈、是米兰鲜红的泳装、是大家手里的杯中酒、是那句在暴雨中喊出的:我喜欢你、也是那一只只踩在脸上的脚丫……

    它一边热血,一边矛盾。

    它一边孤立、一边破碎。

    王朔的小说侧重于从成人角度回首往事,而姜文的改编淡化了这种理性,他让故事更加柔软,让观众同一个叫马小军的孩子一起成长。

    所以我们听到《乡村骑士间奏曲》会感动,看到胡同打架的场面会热血,看到宁静丰腴的胸部会亢奋。

    直到有一天他们长大,我们开始若有所失地怀念自己的青春。

    小说中是没有古伦木这一号人物的,姜文在电影里让一个傻子见证了所有人的阳光灿烂,他一边真诚,一边戏谑。

    当成年后的他们在豪华轿车里心照不宣地喝酒时,只有古伦木依然威风凛凛地骑着棍子。

    只是那根棍子系上了一块让人深思的黑布。

    姜文一边缅怀烧着荒草味道的青春,一边用干脆利落的一个「傻逼」将它祭奠。

    成年人的世界是黑白色。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以孩子的视角在看时代,它一边诉说着青春的故事,一边剥开了历史留给年轻人的症结:躁动、迷惘、暴力、自命不凡却毫无贡献。

    那些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终将渐行渐远,然后消失不见。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我想这也正是首次执导电影的姜文对心底那份温柔的无奈缅怀。

    青春就是一次流亡。

    当你走过了这场兵荒马乱,一个大写的「操蛋」便会迎面而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窥见姜文心底的温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yh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