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7-24

2018-07-24

作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_f9bb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07:18 被阅读0次

    从建立咨询关系到制定咨询方案你都做对了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读秦志娟。跟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相信对正在学习的或者已经开始做咨询的心理咨询师来说并不陌生,不管你是学习绘画心理分析还是催眠等等各种技术中都会强调建立咨询关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呢?有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接下来该怎么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咨询关系的重要意义: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也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

    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双重影响: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的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反应。

    建立咨询关系之一尊重:

    尊重就是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尊重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被理解的、被接纳的,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应着重理解和掌握:(一)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尊重的心理学核心和本质含义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既接纳求助者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要接纳其消极、灰暗、错误的一面;既接纳和咨询师自己相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一面;既接纳咨询师喜欢、赞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咨询师厌恶、反对的一面;既接纳求助者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要接纳其认知、行为、情绪、个性等。总之,尊重就是接纳求助者的一切,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的全部。从态度上讲接纳是中性的,所谓“接纳”,不是咨询师欣赏或喜欢求助者的某些内容,也不是咨询师讨厌或仇恨求助者的某些内容,而是中性的接纳,即咨询师知道了求助者的某些内容。这就像一个电影院,只要有票,什么人都可以去看电影,允许持票人进入影院就是对有票人的接纳,而不管他道德品质如何、财富如何、婚姻如何、年龄如何、文化程度如何等等。(二)尊重意味着平等: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老师教育学生,教练指导运动员,警察改造犯人,这些都是不平等的关系。而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心理咨询师应该主动忽略双方在价值观、信仰、民族、职业、地位、文化程度、金钱、个性及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因差异批评、指责求助者,或接纳、奉承求助者,或排斥、贬低求助者,更不因相貌美丑、年龄大小、身体情况等歧视求助者,不以自己的好恶厚此薄彼。(三)尊重意味着礼貌:如求助者进入咨询室,咨询师礼貌相待:“你好,请坐!”礼貌也是一种姿态,无论面对怎样的求助者,即使是无礼或失礼的求助者,咨询师始终应该以礼相待。面对一个喋喋不休、不停抱怨他人的求助者,咨询师不粗暴地打断求助者,这也是礼貌。对求助者的礼貌应该体现在不批评指责、不歧视嘲笑、不冷漠无情等方面。(四)尊重意味着信任:首先应该相信求助者有解决心理问题、改变自我的主观愿望。其次应该相信求助者需要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但由于其心理能力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矛盾或不一致,也可能会出现阻碍咨询的一些因素,咨询师不能简单地否认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动机,应该帮助求助者澄清。另外,还应该相信求助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最终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五)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在心理咨询中可能会涉及求助者某些方面的秘密或隐私,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尊重就是要对这些内容给予接纳和保护,不去赞赏或批评,也不随意传播。对求助者暂时不愿透露的隐私,咨询师可通过承诺保密,打消求助者的顾虑,而不应强行逼问,除非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对于求助者主动诉说的秘密或隐私,咨询师不必进行评价,也不应进行干预,更不能因为好奇而询问。(六)尊重意味着真诚:咨询师与求助者有不同的观点、意见等,不是不尊重求助者,更不是否定求助者。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已经建立起来的前提下,适度地表明对求助者的看法,不但不会损害咨询关系,还会对咨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建立咨询关系之二热情:

    热情应该体现在咨询的整个过程,心理咨询师热情、耐心、周到、细致的态度能使求助者感受到咨询师的关心、温暖、感到自己得到最友好的接待。应着重理解和掌握:(一)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心理咨询师的热情、友好、温暖等可以有效地消除求助者的不安与紧张,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接纳,受欢迎的。(二)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适度地运用倾听技巧,对求助者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倾听, 这本身就是对求助者的热情。同时也要关注求助者非言语行为的表达,目光关注求助者,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都表达出对求助者的关心和热情。咨询师的热情可以大大激发求助者的合作愿望,而对有些求助者而言,咨询师的热情本身就具有助人的效果。(三)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具体表现是咨询师应根据求助者难以表达的原因,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梳理。如果求助者缺乏逻辑性,咨询师应善于整理归纳,帮助求助者建立理性逻辑。如果求助者文化水平低,咨询师可以帮助求助者叙述,主动澄清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过程等。如果求助者过于紧张,咨询师可以重新阐述保密原则,说明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的,来安定求助者的情绪,促使求助者进行表达。如果求助者摸不着头绪,不知该讲什么或不该讲什么,先讲什么或后讲什么,咨询师可以多启发,适当多提一些问题,指出明确的谈话方向和范围。如果求助者主次不清,表达杂乱,咨询师应耐心倾听,从中归纳总结出问题重点和一般问题,帮助发现关键所在。(四)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在每次咨询结束时,咨询师应该感谢求助者的密切配合,可以通过咨询小结、布置作业、告之注意事项、对求助者适当鼓励,促使求助者回去后继续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以巩固咨询效果。咨询师可以热情地询问何时有时间进行下次咨询,使求助者感受到他是受欢迎的,从而促成对咨询的期待。

    建立咨询关系之三真诚:

    真诚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咨询师以“真实的我”、“真诚的我”的角色帮助求助者,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下,不带着“咨询专家”的假面具,表里如一、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把握真诚应理解和掌握:(一)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例如,某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求助者,因没有男朋友无法结婚而苦恼,谈到原因时,该求助者自己总结出其中一条是自己的外貌,她认为自己不漂亮,此时她很真诚地问咨询师:“我很少和异性探讨我的长相问题,您能否坦诚地告诉我,您对我的长相如何评价?要是打分,您给我打多少分?”某咨询师很真诚地端详了一下求助者,告诉她:“我不知该如何评价你的长相,但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感觉,我要是没有结婚,打死我都不会娶你!”咨询师很可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但这样的实话实说可能使求助者想到:常言道,两害相遇取其轻,在娶我和被打死的问题上,你选择了后者,那我在异性眼中得是多丑啊!求助者可能因此而受到伤害。其实对这个问题,咨询师可以不直接回答,如:“我对你的长相如何评价其实意义不大,关键是你的男友如何评价”,也可以非常真诚地回答“我自己和其他男人在择偶上都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但漂亮不是唯一的因素,我承认你是全市最漂亮的,但你好吃懒做、无事生非,我不会娶你;我承认你是全省最漂亮的,但你胡搅蛮缠、道德败坏,我也不会娶你”。前面一种是实话实说,后面一种是真诚的表达。(二)真诚应该实事求是。一位求助者看了一本有关催眠的书,似懂非懂,要求咨询师使用催眠疗法帮助自己解决某方面的问题,该咨询师恰好不擅长催眠疗法,真诚的回答可以是:“我对催眠疗法知道的很少,恐怕难以对你有实质性的帮助,我在认知行为疗法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不知你是否愿意让我用它来帮助你解决问题?”咨询师坦诚地承认自己不擅长催眠疗法,这种实事求是的回答,既体现出咨询师的真诚,又容易被求助者所接纳。咨询师不应该不懂装懂地说:“催眠疗法太玄乎,某些无意识的东西很难确定,不如认知行为疗法直接、实在,我就用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你吧。”一旦求助者知道实情,反而使求助者对咨询师产生不信任感。(三)真诚不是自我发泄。如一位求助者,经过努力拼搏,但仍然为还有几十万的购房贷款没有还完苦恼。咨询师恰好也买了房子,也还有贷款没有还完,有与求助者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这位咨询师有感而发,从国家的政策,到房地产商的利润;从咨询师的收入,到房子的地理位置等等,滔滔不绝,把咨询变成了自己的发泄。这样,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置求助者于不顾,很可能喧宾夺主,让求助者怀疑咨询师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是否还有能力帮助自己,也使求助者对咨询师的形象产生疑问。(四)表达真诚应该适度。过度的热情或真诚可能让求助者怀疑咨询师的动机,会损害咨询关系。(五)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咨询师关注的目光流露的是真诚;前倾、谦和的姿势表达的是真诚;倾听时平和的表情显示的是真诚;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表述的任何内容,点头就是真诚;无论求助者的认知多么扭曲,行为多么怪异,情绪多么低落,咨询师平和的声音就是真诚;不管求助者如何阻抗咨询或移情,咨询师热情助人的真情流露就是真诚。(六)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七)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咨询师是否真诚会在咨询中表现出来,例如介绍自己时,有些咨询师可能摆出一副大师的样子,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不是真诚。真诚应该如实相告自己的教育背景、从事咨询的时间、擅长与不擅长的咨询内容等。

    建立咨询关系之四共情:

    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就是共情。“共情”一词在心理咨询各理论流派中有不同称谓或译法,如“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

    我们来看看缺乏共情的表现或后果:(一)求助者可能感到失望。(二)求助者可能觉得受到伤害。(三)影响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四)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例如:一位发现丈夫有婚外感情的妻子,自己内心很苦恼,她对咨询师说:“我发现丈夫有婚外情后,很想离婚,但想到孩子还小,一旦离婚,孩子缺爹少娘的,就下不了离婚的决心,我为此非常苦恼。”如果咨询师回答:“现在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求助者会觉得咨询师完全忽视了自己的问题,根本不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咨询师回答:“这种事你赶上了,苦恼也没办法。”求助者可能觉得咨询师无法理解自己,可能动摇求助者继续咨询的决心。如果咨询师回答:“这种事让你赶上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了,哪里还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这显然是没有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所在,明显缺乏共情,也可能使求助者感受到咨询师根本没有理解自己,甚至怀疑咨询师是否愿意帮助自己。如果咨询师回答:“你就是离婚了,自己也能过好日子的。”表面看是鼓励求助者,但显然还是没能理解求助者的苦恼所在,这种鼓励是苍白无力的。如果咨询师回答:“无论谁遇到这种情况,都得经历痛苦的抉择,这是难免的。”这是空洞的判断,完全否认了求助者的情绪。如果咨询师回答:“要做出选择确实是困难的,但你总得选择其中之一吧。”咨询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求助者的内心体验,但理解的并不深刻。如果咨询师回答:“每一位妻子遇到这种情况都可能会在如何解决上苦恼,就像人们在遇到需要选择的时候不知如何抉择一样,你在得到的时候可能要失去,而你想很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又不失去,但实在找不出好的办法,因此非常苦恼,我非常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咨询师完全从求助者的内心去体验,求助者会觉得咨询师完全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是被理解、尊重和接纳的,她也因此愿意向咨询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自己,从而与咨询师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并推动咨询向前发展。这时咨询师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共情。

    需要在咨询中理解和掌握的要点: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还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生活得很幸福,没有离婚经历的咨询师如果站在求助者的角度去体验其因丈夫婚外情,她难以下定决心到底离不离婚而产生的苦恼,是完全可以深入、准确体验求助者的内心世界的。同理,没有因为与人打赌一次吃了30个包子的咨询师,照样可以理解求助者一次吃下30个包子后的内心体验与感受。3.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一般地说,情绪反应强烈的比情绪稳定的,表达混乱的比表达清楚的,需要理解愿望强的比理解愿望一般的,应给予前者更多的共情。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共情反应的程度应该与求助者的问题的严重程度、感受程度等相匹配。过度表达共情,容易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师小题大做,从而对咨询师产生误解。但共情表达不足,也容易使求助者感受咨询师不理解自己,或理解得不深入、不准确,从而影响求助者继续咨询的愿望。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有个例子也许有人忌讳,但可能是恰当的:火葬场是火化死人的地方,那里有工作人员,相当于咨询师;有来给亲人送别的,相当于求助者。作为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应该理解失去亲人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也理解他们因何痛哭流涕,悲痛欲绝,这是共情。但咨询师也应该实现角色转换,咨询师自己没有失去亲人,没有必要整日里哭泣,这就是需要咨询师理解他人而“不是”他人,这就是不要变成“就是”,这是对共情真谛的正确理解。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如目光传递、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等。咨询师关注的目光,前倾的身体姿势,理解时点头的动作,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等等,都能表达出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共情。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国外的咨询师可能用拥抱、抚摸、亲吻等表达自己的共情,但在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下,这样未必是恰当的。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可以主动采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进行询问,从求助者说出的感受中,得到求助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做出修正。

    建立咨询关系之五积极关注:

    所谓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通俗地说,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询效果。应当注意的要点:1.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一位因为丈夫出现婚外感情的女性求助者坐在咨询室中呜呜地哭,认为自己非常不幸,不停地抱怨自己倒霉,情绪非常低落。哭,是负性情绪的宣泄;抱怨,是消极行为模式的表现。这些消极、灰暗、负性的一面显而易见。便即使如此,毋庸置疑的是求助者还有积极、光明、正性的一面。求助者不是被咨询师请来的,表明求助者有察觉自己问题的能力,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想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积极、光明、正性的。2.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帮助求助者深化对自我的认识,从只注意失败、缺点和不足转移到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帮助求助者挖掘自身积极、光明、正性的内容,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所拥有的资源。3.避免盲目乐观。某咨询师对一个两年都没有考上理想大学而苦恼的求助者说:“我从你身上看到你爱学习,学习动机很强,很有毅力,这些都是你的长处,你有了这些资源,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咨询师准确地看到了求助者积极、光明的一面,但对求助者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即考入某名牌大学可能过于乐观了。因为求助者身上积极、光明的方面还不足以促使其实现这样的理想,因为高考成绩还受智力、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盲目的乐观可能使咨询变成一种形式的、教条化的反应,淡化了求助者的问题,同时也缺乏对求助者的共情。4.反对过分消极。比如咨询师对一位与婆婆存在矛盾、婆媳关系紧张而双方都不主动改善关系的求助者说,“你所面临的困难确实很大,你的处境也不乐观,这样下去你会越来越糟糕的。”这句话可能确实反映了求助者问题的实质,也对求助者今后的处境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判断。但若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断地表达这种态度,求助者可能就会越来越消极,她可能会更沮丧、困惑或绝望。咨询的本质是给求助者以支持、鼓励和帮助,促使求助者从困境中崛起,走出迷茫的泥潭,减轻或消除痛苦。5.立足实事求是。一位身高只有一米六几的男性求助者在谈恋爱时因身高问题屡受挫折,咨询师说“没事,身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是重点大学的博士,你有很好的工作,而且你善良、勤奋,一事实上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女朋友的。”咨询师的确对求助者积极关注,看到了求助者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但会让求助者感觉咨询师回避事实,因为毕竟有很多女孩子很在意男孩子的身高,身高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咨询师在积极关注时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回避或淡化求助者的失败、缺点与不足等。

    咨询关系如何建立到此结束,接下来学习咨询目标及咨询方案的设定:

    人生需要规划,现在决定未来,孩子美好的未来是:智慧有爱的家长正确引领%20孩子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20正确的目标方向,三者缺一不可。那说到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明确方向,那如何才会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那么在咨询关系中也是这样的,也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来商定一个咨询目标,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求助者自我探索和改变、努力去实现的目标。而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多层次统一的。

    那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1找出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有时求助者的问题有主次难易之分。这就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先解决主要的,再解决次要的,这样就可能提高咨询效率,甚至解决了主要问题,次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问题是一旦不成功或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就容易影响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信心。另一种方法是先解决次要的、容易的,再解决主要的、困难的。这样做的好处是难度小,双方容易见到咨询效果,有助于提高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信心和积极性,对初学咨询者也是一种很好的鼓舞。3双方商定咨询目标。商定咨询目标需要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在商定咨询目标时既要考虑到求助者的问题和需要,又要参考合适的咨询理论。既要有具体的小目标,又要有立足于发展和完善的大目标。咨询目标的商定有时会是个过程,会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而有所改变。4咨询目标的整合。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是辩证处理这两种目标关系的准则。所谓咨询目标中的大目标即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要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那有了咨询目标,那就需要制订一套相应的咨询方案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划分咨询阶段。我们一般把咨询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第二步制定咨询方案。咨询方案应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1咨询目标。2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4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5咨询的次数民时间安排。6咨询的相关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建立了关系,有了咨询目标,有了咨询方案,今天的导读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收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7-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a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