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化学反应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化学反应

作者: 幸福末日 | 来源:发表于2019-05-11 10:16 被阅读0次

  我不唯物论,因为我伤心时晴天并不是晴天。我也不唯心论,因为尽管晴天对我不是晴天,对其他人来说,还是晴天。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自身的情感总会给客体蒙上一层新衣,客体也会对我们产生反作用力,这种互动很微妙,它是我们内心情感起伏的源泉。可将我们比作可乐,接纳的事物为二氧化碳,接纳的过程即是对二氧化碳的压缩,吸收的部分为碳酸,产生的作用即为泡泡,泡泡大小不一,上升时或缓或急,或直或曲,我们看待事物的情感也正如此,上一秒还是欢腾飞升的大泡泡,下一秒就可能为成忧郁颓缓的小泡泡,时而交替时而并行,而且这种泡泡达到顶峰总会幻灭,但这也阻止不了更多泡泡的到来。 

  只要活着,我们的脑子就是一座化学实验室,所有纳入的素材都会跟自己浓缩版生平经历发生奇妙的反应。当然,这个化学式的右边可能是愉悦轻松,也可能是莫名其妙,甚至可能是令人作呕。

  色彩生理学领域已有研究显示,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荷尔蒙,如红色会让人分泌肾上腺素,它会刺激人的循环系统,人会感到散发出的兴奋与热情;绿色让人分泌乙酰胆碱,有减少压力的作用;黑色不会让人分泌荷尔蒙,它的效果是散发出安定和集中的气息(更多信息请参考Graphic社出版的《色彩设计》一书)。如果今天的周围环境都是大红大紫,我们会感到沸沸扬扬,明天身处深山幽林,我们就感到清淡寡薄。当然,这些都是客体对我们的反作用,我不相信一个重度抑郁患者仅靠外界的力量就能重获新生,关键还是在于他自身对经验世界的理解。如果这位患者所理解到的正是客体想传达的意思,那么医学界会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正确理解客体传达的含义,那世界就少了很多乐趣,缺乏了错误或偏差引发的创新与艺术。

  人们在装饰着红色壁纸的餐厅吃饭时食欲大增,是色彩生理学领域的现象,但如果墙壁上都涂抹着鲜血,同样是红色却带给人恐惧。要是长期盯着刺眼的绿色显示屏,我们也根本不会感到放松。黑色在色彩生理学里是安定和集中的象征,却在亚文化里带有更多的神秘色彩。我们认为红色的鲜血可怕,是因为先前的经验告诉我们它们和死亡有关,我们本能上惧怕死亡;我们认为长期盯着绿色显示屏刺眼,是因为我们生理的承受力会影响我们对外物的态度;我们认为黑色神秘,是因为我们接触过一些艺术,它们把黑色描述成未知,像没有星星的夜空,无法探索的海底和太空,让我们兼怀好奇与恐惧之情。

  在人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化学反应更加激烈。说到交往,无非是亲情、友情和爱情。能否凑成一对,取决于两个人的气质是否能发生令人愉悦的反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你。你有趣、通达,但在另一个人眼里可能就是哗众取宠、圆滑;你无趣、整天闷闷不乐,但与另一个人聊起天来却眉飞色舞口吐莲花。但是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两个人如果都较开朗,接受程度高或者乐意去接受的话,这种组合会向对方打开自己迥然不同的世界,并且会为彼此的世界带来异彩,当然,前提是两个人的认知程度不相上下。

  不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与任何生物都会发生反应。如果你对自家的狗皱眉,它就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耳朵耷拉下来;如果你眉毛上扬露齿大笑,它就会欢欣雀跃,摇尾巴绕着你打转。甚至有科学家做过这么一个实验:有两盆植物,研究人员对着一盆植物天天愉悦歌唱,对着一盆植物天天哭泣,前一盆植物就要茁壮许多。

  在这个世界,每个事物都散发着自己的光环,有暖色的,也有冷色的,但是颜色不一,亮度也不一,我们自己也不例外。当我们靠近一个事物时,我们自身的光环便与之重叠,如果你是暖色,它是冷色,你可能会让它的重叠部分变暖,它也可能让你的重叠部分变冷,取决于谁的力量更大些,也取决于彼此遇见后自发的反应让自身光环呈现什么颜色。最后,我们都是变色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化学反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at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