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在我们江南,家家户户都有过七月半的习俗,一般是在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期间,避开七月初四和七月十四不宜过节,若当年有亲人过世就需要在七月十五中元节过节。
清晨,婆婆很早就起床准备过节的菜肴,忙忙碌碌一顿拾掇,祭祀贡品需要准备三荤三素,比如豆腐青菜,百叶黄豆芽,红烧鲫鱼两条,鸡鸭虾肉随意,糕点水果,烟酒香烛必备,按照各家各户祖宗牌位摆放酒盅。从点燃香烛的那刻起,一家之主要分三次洒酒敬酒,每敬一次酒之后家庭成员都要跪拜祈福,在第三次洒酒敬酒跪拜之后,焚烧纸钱。待香烛燃尽,整个过节仪式就结束了,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一个多小时。
往年我们家的过节,都是公公婆婆操持,其中细节我们都不清楚。今年,婆婆的每一步操作,我都细细记下了,风俗的传承就是如此,一代一代接力下去。
《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死亡不是永别,有人记得你,你就没有消失。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珍惜当下的生命与陪伴。烛光里的眼泪,不要空流思念,无尽的悔恨和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