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饰品与珠饰文化,在悠远的时间长河中,具有寓意深刻的美学象征与社会象征。这些耀眼的串饰使人为之动容,击节赞叹。
这些存世的串饰有些出自宫廷,有些来自富贵人家,当中不乏材质希贵的宝石,也有巧夺天工的技艺,使我们这些珍爱之人爱不释手。
今天,生活中各类文玩珠钏的爱好和佩戴者随处可见,不能不说是古代帝王佩玉等级制度和清宫朝珠佩戴规制,在当下文化生活中的传承和流转。
玩珠子里的各种门道和讲究又是从何而起的呢?
观点一:总体来看,玩珠子的规矩,不外乎是佛珠的沿袭和朝珠的规制。
远古时,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与无畏,就把狩猎中捕获的猛兽的牙齿收集在一起,用皮条串成牙饰,挂在项下。在新石器、旧石器时代的遗存中,这种饰品的持有者,大多为部落的酋长或军事将领。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战国、春秋时期,依然保留了这种习俗,饰品也升级成了当时非常名贵的玉石和琉璃。
这反映了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夸耀勇敢,崇尚信仰,显示地位和尊贵。
东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传入了中国,珠串又开始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形成了佛珠。佛珠是僧人和广大信众修行的法器,每串佛珠都有其特定的数目,皆有缘由。无规则、无定数的珠串一般不能随便称作“佛珠”,或称“数珠”、“念珠”。
观点二:佛珠的规格和功能界定,赋予了珠饰神圣祥瑞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今天珠饰搭配的基本模式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和信物,通常选用香木、硬壳树籽制作,贯穿成串。按照制式,通常可分为持珠、配珠、挂珠三类。
持珠,即在手中持念的佛珠,18颗到54颗子珠不等,常配有雍容大气的坠饰和流苏,在文玩圈中俗称手持。佩珠,即戴在手腕的佛珠,以18颗子珠最为常见,俗称手串,也是清代宫廷手串的原型。挂珠,即挂在颈上的佛珠,通常108颗子珠,并配以佛头、隔珠、弟子珠,也是清代朝珠诞生的来源。
佛珠的种类,依陀尼集经的记载,有二十一颗、四十二颗、五十四颗、一百零八颗等四种。依金刚顶瑜伽念珠经记载,1080粒的佛珠为最上品,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常见的上品佛珠108粒,中品为54粒,还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不同佛珠规格所表示的含义分别为,一百零八颗者表示证百八之三味,以断除百八之烦恼。五十四颗者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者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十八学人与九无学。二十一颗者表示十地、十菠萝蜜、佛果等二十一位、十四颗者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观点三:108颗佛祖的挂珠在清朝得以发扬光大,发展成朝珠,成为宫廷服饰的标准佩戴品。朝珠礼仪是中国封建王室宫亲佩玉传统的直接转化,珠饰从此成为主流文化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奉行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并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把佛珠当作礼品进贡。后来作为清廷冠服佩饰标准的朝珠,其样式就源于藏传佛珠。
朝珠成为宫廷冠服佩饰确立于顺治帝入关后,随着服饰制度渐趋完备,朝珠的制作和佩戴规范也载入乾隆28年编撰的《钦定大清会典》之中,以示郑重。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成为皇帝对文武百官的赏赐以示恩重。
朝珠由佛珠演化而来,结构与佛珠类似。朝珠由身子、结珠、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7部分组成,周长大致在130至170厘米之间。“身子”由108颗珠子组成,意寓12月、24节气、72候为一年的说法,总数定为108。还有一种说法,即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108下,称为“醒百八烦恼”。
一般来说,在108颗子珠中,每隔27颗穿入一颗不同材质的大珠,称为“结珠”(或分珠、隔珠),颜色与子珠形成鲜明对比。4颗结珠将朝珠分成4部分,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挂在脖子后面与结珠相连的珠子称为“佛头”,分列两边的结珠称为佛肩,最下面结珠称佛脐。佛头有孔与“背云”相接,“背云”意为“一元复始”,垂于背后。“背云”最下端缀有葫芦形“大坠”,称为“佛嘴”。
佛头两侧又有3串小珠串,称为“纪念”,象征一个月有30天,为上、中、下旬,每串代表1旬。一侧2串,另一侧1串;两串的位置,男在左,女在右。每串有10颗小珠,每5颗为一组,中间有绦相连,下坠嵌有宝石的小“坠角”。
朝珠的佩戴方式有严格规定,须将“背云”垂于背部,紧靠后背心,背云长度大约在65至70厘米之间,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度相当。“佛头”在颈后,前胸的珠子以3个结珠作中心对称,“纪念”随朝珠垂于胸前。
有封号的妇女穿着吉服参加祈谷、先蚕古礼时,只需佩挂一盘朝珠;若遇重大朝会如祭祀先帝、接受册封时,必须穿着朝服并佩挂三盘朝珠,历代皇后和太后的画像中也是如此。而男子在任何场合只佩挂一盘朝珠。
场合不同,皇帝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也要佩戴不同颜色的朝珠。皇帝祭天坛时,穿蓝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坛时,穿明黄色朝服,佩戴琥珀或蜜腊朝珠;在日坛朝日礼时,穿红色朝服,佩戴红珊瑚朝珠;在月坛夕月礼时,穿白色朝服,佩戴绿松石朝珠。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天、地、日、月。
此外,根据亲贵等级对所佩戴朝珠的颜色、数量、珠子和丝绦的质料均作了详细规定,以显示不同的地位。譬如东珠(一种珍稀的珍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拥有均属僭越,这也是存世东珠朝珠稀少珍贵的原因。
观点四:十八子手钏的出现,让珠饰成为富贵身份的装饰品,从此成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珠宝首饰,自明清兴起至今,历经三百年长盛不衰。
清皇室的佛教情缘不仅影响着朝廷礼仪服饰,也同样融入到后宫女眷的日常服饰中,宫廷手串因此应运而生。可以说,朝珠兴起于朝堂之上,手串滥觞于后宫之中。
宫廷手串的材质、工艺和朝珠并无二致,配饰上包括两颗结珠、一枚佛头、一个背云、两个坠子;挂绳和用于隐藏绳结的珠簇则是宫廷手串的独特之处。
根据清代宫廷后妃肖像画与晚清后妃照片,可发现有一种手串,除了戴于手腕之外,也被悬挂在衣襟扣绊。在佛教传入后,游牧生活的女真族人就有将佛珠挂在衣襟纽扣上的习惯,既方便随身携带,又方便在诵经时捻转记数。因此清代宫廷手串,特意在佛头位置设计了挂扣,方便悬挂在纽扣上佩戴。
这种由18子佛珠演化而成的手串,在后宫妃嫔中风靡一时。既可佩于衣服上,也可挽在手腕上闲暇时把玩,而且不受朝珠佩戴礼仪的苛刻限制。
自清代以来,因材质、色泽、雕工的精美,手串已成文人把玩之物,也是互相馈赠的礼品。女子佩带手串,穿对襟衣时,挂在第二颗纽扣上;穿大褂衣时,则挂在腋上方的襟钮上,也可挽在手腕或握于手中。玉石质地的手串多由翡翠、红宝石、水晶等制成圆珠,选一精致的坠角系在上端,戴在衣襟扣上。手串与坠角呈下垂状。也有碧玺、绿松石、玛瑙、蜜蜡、伽楠香,以及沉香、紫檀等珍贵木料质地的,都是根据服装颜色选择合适、鲜明的手串佩戴,既增加美感,又体现富贵。虽然宫廷手串相比贵气十足的朝珠只是个小字辈,但在收藏市场上也开始受关注和追捧。北京保利国际拍卖行2011年春拍中,就以172.5万元的成交价,拍出一件清代宫廷翡翠18子手串。
珠饰带着远古的传奇,历经文化的承传,从古代贵族到明清宫廷,,人们对它的宠爱绵绵不绝,甚至是与日俱增。它们的种类包罗万象,材质无所不有。直至现今,珠光宝气之间珠联璧合,成就了珠饰文化的巅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