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痛苦的不是你没有努力,而是你努力了依然没有成事,甚至怀疑天道酬勤是不是根本就是错的。
朋友兰兰在目前公司工作3年了,但是岗位、薪资基本都保持很稳定的状态,她很是苦恼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因为公司平台什么的都不错,身边也有同事2年晋升主管的大有人在,自己作为一名“老员工”却在这个岗位上不死不活。
听兰兰说她为了做好数据,甚至还自己掏腰包买了培训课程,早上5点就起床学习了。我也挺疑惑的,都这么努力了还没有成就,难道努力不一定幸运吗?
有一次偶然机会去考试,离兰兰的地方比较近,于是和她住在一起,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她的努力没有成果了。5点起床,首先床上刷半个小时的手机,然后起床去厨房晃一圈,回来就6点钟了。再打开电脑学习,结果看了10分钟不到猛打瞌睡。终于熬到7点,兰兰说自己这样学习好累呀,我想说看着也很累呀。
一、如何做一只勤劳的“懒蚂蚁”
去年有一段时间经常加班,有时候晚上11点才能够回家,但是尴尬的是我发现工作没有做好,自己也变得很疲惫。直到后来看了《一平方米的静心》,上面有提到如何让你的个人状态身心合一,要想一切有条不紊,一定要记得给自己的时间留白,做一只勤劳的懒蚂蚁。
懒蚂蚁效应是日本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观察,他们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但是当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在蚁群和企业中,“懒蚂蚁”很重要。
后来我开始调整整个工作状态,实行每日先进行个人计划梳理,确定每日的工作计划后再开始工作,这样一来首先是我不再担心自己忘记某些重要的事情导致后面来慌乱的补工作;然后在工作环节中增加了“觉察”这一个动作,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工作是我自己可以简化流程,有没有什么工作可以进行删减,通过这样简单的一步我优化了工作流程。从每天加班到准点下班,就是因为多了这两个动作。
这样看似我的工作减少了,但是实质上工作质量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反而是之前一直盲目的加班,导致自己的工作乱慢差。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如果已经站到了“懒蚂蚁”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来,好好“偷懒”。埋头苦干不如游手好闲!
二、将80%的时间聚焦在20%的事情,产出80%的效益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也就是二八定律。
一段时间朋友小小问我为什么她工作中总是非常的忙碌,有时甚至一天工作下来发现自己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但最后自己的工作依然没有做完,重要的项目没有开始,一堆杂事倒是做了不少。领导安排的临时事项、协助同事项目推进、小到打印文件等,虽然做的时候挺开心的,但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根本就得不到认可。
如果你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核心工作,你怎么能够得到认可呢?
工作一定要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聚焦在核心板块,也就是你的重要项目上面。你最好的精力、最重要的时间都应该在你重要的事情上。如果总是像小小一样去做一些杂事,时间也会过去,工作也很忙碌,但是都出不了成绩,自然也没有办法得到认可。
史蒂夫·乔布斯1997年回归苹果公司的时候,他做了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简化苹果产品线。
那个时候,苹果为不同的人群设计制造一堆不同的产品,但是没有一款是有意义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中对此也有一段专门的描述:
几个星期过去了,乔布斯终于受够了。“停!”他在一次大型产品战略会议上喊道,“这真是疯了”
他抓起记号笔,走向白板,在上面画了一根横线一根竖线,做成一个方形四格表。
“这是我们需要的,”他继续说。在两列的顶端,他写上“消费级”和“专业级”。在两行的标题处,他写上“台式”和“便携”。
他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一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后来发生了什么相信果迷们都清楚了,因为专注于乔布斯规划的这四个产品,苹果公司开始卷土重来并成功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
将80%的时间聚焦在20%的重要事情上面,产生80%的效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高效工作。
三、让你的勤劳不白费,勤劳有结果
还有另外一种忙碌,就是大家都喜欢的忙碌,忙碌带来的舒适圈。
不停的重复的做相同的事情,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是否可以优化过程,从而解放自己的时间,这时很多人都容易掉进的“懒散”陷阱。
之前部门同事一个工作项目涉及到要每天更新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因为是一个长期工作,每天基本上都要消耗半天的时间在上面,但是成就感又很低,但是她还是每天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很忙但没啥成果。
调整契机是一次公司管理层会议,需要用到近半年汇总数据,顿时人都炸了,半年数据是几十张表,而且第二天就需要提交。那天她整整熬了一个通宵才勉强完成,那次之后领导对她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数据统计流程自动化,不想你在这个岗位上面废掉。
后来花费整整一周时间学习函数、调整表格公式、建立自动运行台账,终于将自己解放出来,从此以后3小时工作10分钟搞定,最重要的是再也不担心因为临时需要数据胆战心惊的通宵达旦。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劳,掩盖战略上的努力。很多事情你多想一步,也许就有更加快捷的解决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