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自习的时候,看着学生们认真练考的样子,心里莫名地感慨:其实,每一朵花都想绽放,每一位学生都想进步,只不过许多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下,误了时辰,错了状态。
想起他们军训时,即使汗流浃背,也在咬紧牙关坚持,一个个稚气未脱的灵魂里,都驻扎着不服输,要与困难斗争到底的倔强。当时,我就在想,一定要做好他们的引路人,一定要用更多的爱和耐心陪他们克服种种困难。
开学初,也曾有过几天美好的相处,也曾在他们憧憬满满的眼神里看到了对未来的向往,也曾被他们生机勃勃的样子感动。
却不知何时开始,不分场合与时间小声说话的“小鬼”控制了好多学生的意志,懒散、傲慢、缺乏起码修养,成为一种诅咒一样,破坏了初相见的朦胧美。近距离地接触,让缺点暴露无遗,让我在不断的感叹唏嘘里认识到:这是一群迷茫的羔羊,他们的改变将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老师们都说这两年的学生很浮躁,都是受了口罩岁月的影响。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坐不住,特别爱吵吵。
既然如此,那就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吧!于是,各种规章制度轮番学习,所有的耳提面命都在频率与音量上有了上升,目的只有一个,开学之初,尽快让他们入轨,力争打破那个魔咒。口罩怎么了,只要下功夫,那可不就只是口罩?
也许是年龄影响了心态,也许是自己想偷懒,今年的我总被“从容”二字吸引着,总想用“四两拨千斤”的状态谱写自己班主任生涯最后一年(我是这么希望的)的篇章。
吸取之前的教训,不想再费过多口舌,因为这些娃需要的不是讲道理,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的年龄,不撞南墙不回头才是本色,不会倾听,不想倾听才是最真实的状态,所以,老师的说教越多,反作用将会越大。
于是,纪律学习放在前面,规章制度一一宣读学习,之后就是照章办事,违纪处分,有种雷厉风行,科利马擦的说一不二。
曾经在第一周的第三天,就用狂风暴雨式的惩戒,严惩了7名顽劣分子,这是几十年都没再用的方法,而且比年轻时多了份较真。
好像有了点作用,却并没维持多久。青春期旺盛精力支配下的小马驹们,能够真正安分下来才是怪事。
我的课堂还好,我在的时候也都不错,但是明显能感觉到平静湖面下有波涛汹涌,而且时刻都有洪水肆虐的可能。
果然,出现了几位特殊人物,说脏话的,教室乱嗑瓜子的,威胁班干部的,不好好劳动的,上课睡觉的......可以说,学校纪律反对的事情,一样不漏地出现了,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于是,生物课上顶撞老师的出现了,化学自习课上集体被罚拖堂十分钟出现了,室外卫生不合格出现了......这些,一一需要我这班主任处理,也是责无旁贷。纵然我多想云淡风轻地处理,却难免动怒,情绪多多少少受了影响。
集体训话,个别谈心,明里暗里提醒,来来回回联系家长,甚至动用处罚条例,回家反省,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甚至一周。
有些剑拔弩张,有些阴雨密布,不喜欢,真的不喜欢!何况,考虑到羔羊毕竟脆弱,如果因此出现别的状况,折腾的还不是自己?
家长的无能为力,学生的冥顽不灵,代课老师的怨言牢骚,形成很不舒服的氛围,让我心力交瘁。
只好改弦更张,只好变化方式,只好自我调整心情。鼓励自己微笑,提醒自己不计较,督促自己用好心情,好状态面对一地鸡毛。
相信“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信自欺欺人在某种意义上的正面作用,相信自己有扭转的能力。
鼓励拿出来,微笑拿出来,好心态拿出来,用春风化雨来滋润,用善意和爱去感化。
然后看到的就是,那个开学初气得我叫家长领回去反思的男生变了,听讲开始专心,傲慢消失不见,眼神里有了被知识润泽的喜悦。
还有那个因为爱说话被数次罚站的女生,那个几乎每节课迟到的男生,那个自控力极差,上课动不动就招惹别人的男生……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都在给我安慰。
忽然有些感动,其实,若非忙得没了耐心,若非只是用纪律要求学生,他们,真的可以越来越好。
每一朵花都想绽放,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的渴望,只要想办法走进他们的心灵,一切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昨晚下晚自习的时候,那个这次考了班级第一名的男生,在座位前嗨哈地喊着,有些坐立不宁。
一问,果然说他有些迷茫,感觉什么都做了,接下来不知道怎么办?
尽管就这两句,但是我明白,一次没想到的成功,对这个青春期男孩的冲击真的挺大的。帮助他稳住阵脚,指导他继续努力,将是我最近急需要做的事情。
当班主任的,事情就是这么琐碎,可是有苦有乐,不是吗?
网友评论